浙科版(2019)生物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一章 种群第二节 不同条件下种群的增长方式不同同步测验
一、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为有效防止蝗灾,应在a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
B.
a~b段。该种群的增长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
C.
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c点出现
D.
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即有利于将虫害程度降到最低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若将雌雄成鼠各若干头,放在大小一定的笼内饲养,让它们交配繁殖,供给足够的饵料和水(不考虑疾病等其他因素).则如图中可表示笼内鼠数量的变化和饲养时间之间关系的是(    )

A.
曲线A
B.
曲线B
C.
曲线C
D.
曲线D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下图表示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为保护鱼类资源,捕捞的最佳时机应选择在d点
B.
K值是环境容纳量,一般不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C.
若图表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防治应在c点之后
D.
若图表示大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则e点后增长速率为0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图中 A,B 为某群落中的两个动物种群,曲线表示 δ(δ= 出生率/死亡率)随时间的变化,不考虑迁入、迁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386033552

A.
t1-t2 过程中A,B两种群数量一直在增长
B.
t2-t3过程A种群数量先上升后下降
C.
t2-t5过程中B种群密度呈现“S”型增长
D.
t5时刻A,B的种群密度相同且都达到“K”值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如图表示鹞鹰攻击不同鸽群时取得成功的概率,也能表示鸽群防御能力的大小,请据图分析以下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294726486

①单独的鸽子比在鸽群中的鸽子被鹞鹰抓住的概率更小 

②鹞鹰攻击较大的鸽群时,不太容易成功 

③鹞鹰只攻击单独的鸽子 

④鹞鹰攻击鸽群成功的比例与鸽子的数量呈负相关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如图所示为某池塘内鲤鱼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比值变化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a点和b点,鲤鱼种群的增长率一定相等
B.
0-d时间段内,曲线最低点鲤鱼种群的自然增长率小于零
C.
a-b时间段内,该鲤鱼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D.
b-c时间段内,该鲤鱼种群的数量逐渐减少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如图三条曲线分别表示三个不同种群的存活曲线,下列关于这三条曲线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种群Ⅰ在生命早期的死亡率极高,一旦活到某一年龄后,死亡率就变得低而且稳定
B.
种群Ⅱ在各个年龄段的死亡率基本相等
C.
种群Ⅲ在早期死亡率极低,绝大多数个体能活到一定年龄后在短期内几乎全部死亡
D.
种群Ⅲ为衰退型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研究人员根据某地主管部门提供的当地农田中田鼠种群数量变化的数据,绘制出的入值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13

A.
开始的15年间,田鼠数量最多的是第10年
B.
5~10年间田鼠数量减少可能是因为食物不足引起的
C.
引入天敌是根据捕食关系而采取的生物防治
D.
如果第25年诱杀雄性田鼠也会起到类似的效果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下图表示某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⑴若图①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种群,则a点后的变化可能原因是过度放牧

⑵若图②所示为某发酵罐中菌种数量,则b点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增加营养供应

⑶图③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存环境发生剧烈变化,不再适合生存

⑷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渔业捕捞

A.
只有一种说法正确
B.
有两种说法正确
C.
有三种说法正确
D.
四种说法都正确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如图是某种昆虫受双因子影响下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除图中所示的外源性因素(温度和湿度)外,还应该有内源性因素
B.
相对来说,环境温度越高,该昆虫生活所需要的最适相对湿度也越大
C.
从图中可知影响该昆虫种群数量变化的最适温度可能在32.5℃左右
D.
该昆虫在湿度为90%和温度为32.5℃的条件下,其种群数量变化按指数方式增长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下列与种群数量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一段时间内某种群出生率升高,则在此期间该种群的数量一定上升
B.
若某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则该种群数量一定增加
C.
我国一线城市人口的剧烈波动往往与迁入率和迁出率有关
D.
利用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是从直接改变种群的年龄组成入手减少害虫的数量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经调查,第一年某种昆虫种群数量为N0 , 如果在理想的条件下,每年在增长率a=1.3且保持不变,则第三年该种群数量为(     )
A.
1.3N0
B.
2.3N0
C.
4.69N0
D.
5.29N0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种群的数量变化可能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B.
若某种群的死亡率增加,则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减小
C.
在“S”型曲线中,种群增长速率随种群密度增大而降低
D.
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当一个种群刚迁入一个新的栖息地后,由于可利用资源丰富而种群开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就停止增长,但停止增长持续的时间不长.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该停止增长的种群,在此时期增长率大于零
B.
该种群在停止增长期的大小可能大于其环境负载量
C.
该族群在停止增长时,出生率及死亡率均为零
D.
该种群在停止增长时的密度等于环境负载量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如图所示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149613689

A.
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
B.
BC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出生率一定小于死亡率
C.
在B到C的变化过程中,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增加
D.
曲线Y表明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实现最大增长率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二、填空题
为研究某鱼塘鲤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有人构建了数学模型,其过程如表所示:

研究方法

构建鲤鱼增长模型的主要步骤

A.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

A.鲤鱼在最初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21%

B.________ 

B.5个月内池塘的资源和空间充足,鲤鱼种群的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增加的影响

C.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

C.Nt=N0•λt(其中Nt代表t天后鲤鱼的数量,t表示天数,λ表示倍数,N0表示________ )

D.通过进一步的实验或观察等,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D.观察、统计鲤鱼的数量,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1)依据数学模型建立的基本步骤,填写表中B、C空白处的内容.

(2)假设鲤鱼种群初期投入数量为2000尾,则20天后鲤鱼种群的数量为N20=________ 尾.(用公式表示,不计算具体结果).

(3)若该鱼塘最多可容纳8万尾鲤鱼生长,则在捕捞后,应让鱼塘保持________ 尾鲤鱼时能发挥最大经济效益.若今后要使鱼塘中的鱼自然繁殖,还要考虑投放鱼苗种群的年龄组成和________ 

(4)在进行鲤鱼种群密度调查时,由于工作人员所做标志物太过明显,导致再次捕获时容易被发现并抓到,这种情况下,估算的鲤鱼种群密度会________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草履虫和吸管虫是广泛分布在水沟、池塘等淡水环境中的单细胞原生动物,吸管虫主要以吞食草履虫为生.某同学尝试设计实验以探究“当吸管虫存在时,草履虫的数量将如何变化”.

实验器材:显微镜、血细胞计数板、盖玻片、广口瓶、滴管、含草履虫的培养液、含吸管虫的培养液、清水等.

实验步骤:

①取2只洁净的广口瓶,编号A、B,并分别加入5mL________ .

②向A广口瓶中加入2mL________;向B广口瓶中加入等量的不含吸管虫的培养液作为对照.

③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每隔24h统计草履虫、吸管虫的数量,连续观察5d.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请将上述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2)本实验除了设置________的空白对照外,还在时间上设置了________ 的自身对照.

(3)实验中将采用________ 的方法统计草履虫、吸管虫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在计数前需要将广口瓶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________ 。

(4)有同学认为需要统计培养液中草履虫、吸管虫的初始数量,你认为是否有必要?并说明原因.________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声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仅供用户内部交流学习使用,若内容存在侵权,请点击举报删除。
贡献者: paul
通过疯狂刷题APP扫码登录
免费查看答案
使用
疯狂刷题APP
打开[我的-扫一扫]
疯狂刷题
www.yex.ink
疯狂刷题让你轻松应对各种考试
注: 请使用疯狂刷题APP扫码登录 (其他工具扫码无效)
口碑级应用
疯狂刷题APP
在各大应用市场均可下载
title
content
不再提示
确定
关闭
题干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