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下面右图中,四圆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一种溶液,两圆的相交部分为两溶液混合后出现的主要实验现象,下表中满足图示关系的一组物质是(    )



A

Na2CO3

H2SO4

Ba(OH)2

石蕊

B

Na2CO3

HCl

Ca(OH)2

CuSO4

C

Na2SO4

HCl

Ba(OH)2

石蕊

D

HCl

Na2CO3

Ca(OH)2

酚酞

A.
A
B.
B
C.
C
D.
D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在pH=2的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的是(    )
A.
Ba2+、HCO3、SO42   
B.
NH4+、Cu2+、Cl
C.
K+、OH、CO32   
D.
Ag+、Na+ 、NO3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所用试剂及操作方法

A

NaCl

NaOH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蒸发结晶

B

CO2

HCl

通过盛有足量NaOH溶液的洗气瓶,

再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C

NaOH溶液

Ca(OH)2

加过量的Na2CO3溶液,过滤

D

CuSO4溶液

H2SO4

过量的CuO,过滤

A.
A   
B.
B   
C.
C   
D.
D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某露置于空气中的CaO固体,测得其中Ca元素质量分数为50%,取10g该CaO固体样品,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使其完全溶解。正确的说法是(   )
A.
加入稀盐酸后一定没有气泡产生
B.
该CaO样品的成分可能是CaO和Ca(OH)2
C.
生成CaCl2的质量为11.1g
D.
该CaO样品的成分可能是Ca(OH)2和CaCO3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利用数字化实验可以更准确地比较不同聚集状态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如下图   所示,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稀盐酸流入瓶中与固体发生反应,瓶内气压的变化如曲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点表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已停止
B.
曲线①表示的是块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的反应
C.
等质量不同聚集状态的碳酸钙参加反应,粉末状碳酸钙产生的 CO2 质量更多
D.
对比曲线①②中的 a、c 两点可知,产生相同质量的 CO2 , 粉末状碳酸钙用时更少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
利用金属的年代    
B.
铁元素质量分数
C.
碳元素的化合价:    
D.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只用水做试剂,不能将组内固体物质鉴别出来的一组是(   )
A.
氯化钾、硫酸钾
B.
硫酸铜、硫酸钠
C.
碳酸钙、碳酸钠
D.
硝酸铵、氢氧化钠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了著名的“侯氏制碱法”(流程简图如图),反应原理为NH3+H2O+CO2+NaCl=NH4Cl+NaHCO3(析出),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沉淀池中的反应物共含有4种元素
B.
通入氨气的作用是使溶液呈碱性,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更多地析出沉淀
C.
图中X可能是氨气
D.
过滤得到的“母液”中一定只含有两种溶质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
A.
向一定量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B.
向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NaOH溶液
C.
向足量的锌粉、铁粉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D.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足量水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下列物质的用途正确的是  (    )
A.
石灰石做华表   
B.
氢氧化钠改良土壤
C.
熟石灰做干燥剂   
D.
碳酸钠制洗涤剂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膨松剂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它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能使面胚在焙烤过程中变得松软、多孔。碳酸氢钠(NaHCO3)受热后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碳酸钠(Na2CO3),是常用的膨松剂之一。它既可以作为碱性膨松剂单独使用,也可以与酒石酸氢钾、淀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复合膨松剂。复合膨松剂遇水会产生二氧化碳,起到膨松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任何受热分解能产生气体的物质都可以做食品膨松剂
B.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物质均属于氧化物
C.
碳酸氢钠做膨松剂时,必须与酒石酸氢钾、淀粉混合使用
D.
复合膨松剂应在干燥的环境中保存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能在pH=13的无色透明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K+、Cu2+、Cl、SO42   
B.
Mg2+、Na+、Cl、CO32
C.
Na+、Ba2+、Cl、NO3   
D.
H+、NH4+、NO3、Cl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本质原因是(   )
A.
都能离解出金属离子   
B.
都能使指示剂变色
C.
都能离解出氢氧根离子   
D.
都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下列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
2Mg+ O2 2MgO
B.
Cu+2AgNO3=Cu(NO3)2+2Ag
C.
CuCl2 Cu+Cl2
D.
2NaOH+H2SO4=Na2SO4+2H2O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中,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A.
Na2SO4、NaNO3、NaCl  
B.
H2SO4、NaOH、NaCl
C.
Na2CO3、CaCl2、HCl  
D.
Ca(OH)2、NaOH、BaCl2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二、填空题
现有A、B、C、D四种物质,A是一种紫黑色固体,加热A会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B,黑色固体C在B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无色气体D,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判断A、B、C、D各是什么物质。(要求写出物质的化学名称)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种适当的物质填空,并将字母序号填写在模线上。

A.维生素          B.氧气(或空气)  C.尿素[CO(NH2)2]

D.一氧化碳(CO)    E.氮气(N2)       F.小苏打(NaHCO3)

1、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___;
2、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火的原理是_________;
3、
黄瓜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___;
4、
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的气体是_________;
5、
植物叶色发黄可施用的化肥是_________;
6、
焙制糕点用的发酵粉主要成分之是_________。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分类、类比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学习方法,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也是学生必备的。
1、
材料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请同学们将下列物质按材料的种类进行分类(分类中至少含有三种物质):

a.聚乙烯塑料   b.不锈钢   c.有机玻璃   d.金属铜  e.玻璃钢  f.四氧化三铁  g.涤纶

①选出的一组物质为_________ (填字母);②分类依据是_________。

2、
铅(Pb)元素的化合价有两种:+2和+4,其中+2价的氢氧化铅和硫酸铅都难溶于水,对应的氯化铅和硝酸铅都易溶于水,请写出硫酸钠和氯化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请判断氢氧化铅和硫酸钾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②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冰水共存物   ②液氧   ③空气   ④纯碱   ⑤硫酸   ⑥火碱   ⑦过氧化氢   ⑧高锰酸钾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下表是从物质分类的角度认识部分酸碱盐的反应规律。

①请完成下表

物质分类的角度


实例


化学方程式

反应物

生成物


1

盐和碱

盐和碱

碳酸钠和氢氧化钡

Na2CO3+Ba(OH)2→BaCO3↓+2NaOH


2

酸和金属

盐和氢气

铁和稀硫酸

________


3

盐和盐

盐和盐

硝酸银和________

________


4

盐和金属

盐和金属

锌和硫酸铜溶液

________

②表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有________个;“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中现象是________。

③可见,生成盐的途径有多种。当生成物中有硫酸钠时,可以是硫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也可以是________和________(写出具体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酸和碱反应除外)。

④除了表中所列,盐还能与________(填物质类别名称)反应。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三、综合题

某工业园区甲、乙两化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K+、Cu2+、Fe3+、Cl、OH-、NO3-六种离子,甲厂含有其中的三种,乙厂含有另外三种,两厂废水的直接排放对当地水质带来严重影响。某课外实践小组对两厂废水进行实地检测,发现甲厂废水呈碱性。

1、
甲厂废水中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可能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
2、
经课外实践小组多次实验,发现两厂废水按适当比例混合,可将废水中的某些离子转化为沉淀,这些离子分别是_________(填离子符号),过滤后的废水中主要含有_________两种物质(填化学式),处理后的废水符合排放标准。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学习化学知识和技能,可以帮助我们鉴别和检验物质。
1、
在实验室鉴别白酒与白醋,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
2、
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其中一瓶是氢氧化钙溶液,一瓶是稀盐酸。为了鉴别它们,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先给两瓶溶液贴上标签A、B,然后分别取样进行实验。请将横线部分填写完整:


加入的试剂

现象

结论

方案1

二氧化碳

A中出现白色浑浊,B中无明显现象。

A是_________溶液,

B是另一种溶液。

方案2

碳酸钠溶液

_________。

方案3

试剂X

……

写出方案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
【方法感悟】在鉴别物质时,要先分析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恰当的试剂,必须产生不同现象才能达到鉴别物质的目的。

【拓展应用】完成方案3,请从下列提供的试剂中选出所有能鉴别出这两种物质的试剂X:_________。(填序号)

①酚酞溶液    ②pH试纸   ③镁    ④氧化铜

⑤稀硝酸    ⑥氢氧化铜   ⑦氯化镁溶液   ⑧硝酸钡溶液

4、
小华同学对方案2进一步探究,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溶液C和溶液D混合,可能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①有沉淀产生时,写出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②有气泡冒出时,可通过现象反推出溶液C中的溶质是_________。

③无明显现象时,混合物E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混合物E中所含溶质种类最多时,写出所有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四、推断题
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八种物质,他们有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有些反应条件已略去,E和G都是混合物,E为液体、G为固体、H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
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物质:A_________、B_________;D_________、F_________
2、
写出反应①、③的文字表达式:反应①:_________,反应③:_________。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现有A,B,C,D,E,F,G,H,I九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常温下,A、B都是无色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C、D为气体单质,E为黑色固体, F、I是常见的无色气体且具有相同组成元素,G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H是一种不稳定的酸性物质,它们之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化学式: F,H

2、
写出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

反应③

反应⑥

3、
物质I的用途是,这些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有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五、实验探究题
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课上,同学们制得了“白色的盐”,小刚很高兴,并大声地说:“我制得了纯净的NaCl。”老师否定了他的说法,并解释说:“同学们制得的白色的盐中除了含有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等可溶性杂质。”于是,同学们为了得到更纯的NaCl,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沉淀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2、
若将步骤④和⑤顺序颠倒会引发的后果是_________。
3、
沉淀B中除了含有CaCO3以外还含有_________。(填化学式)
4、
滤液乙中含有的阴离子是_________。(填离子称号)
5、
小刚向滤液乙中,滴入几滴稀盐酸后就进行蒸发操作。丽丽马上制止,并设计实验, 探究蒸发皿内溶液中除了NaCl以外,是否还含有其他溶质。于是,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接下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由此得出该溶液中溶质成分为NaCl和Na2CO3。如果用该溶液蒸发结晶,则得不到更纯的NaCl。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整理化学药品柜时,发现有一瓶标签受损的无色溶液(受损标签如图所示)。咨询实验老师得知,这瓶无色溶液是一种常用的盐溶液。小组同学对这瓶溶液进行了如下探究:
图片_x0020_70

【提出问题】这瓶无色溶液是什么物质的溶液?

【猜想与假设】小组同学提出了如下假设:

①碳酸钠溶液;②硫酸钠溶液;③氯化钠溶液

【讨论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有一条假设不合理。

1、
请你指出不合理的假设并说明不合理的理由_________。
2、
【查阅资料】硫酸钡既不溶解于水又不溶解于酸;碳酸钠溶液呈碱性;Ba(OH)2 的化学性质与 Ca(OH)2相似。

【进行实验】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完善小组同学的“相互评价”。

组次

实验操作

出现的现象与结论

同学相互评价

第 1 组


产生白色沉淀,第 1 组同学认为猜想②成立


第 2 组同学认为此方案结论错误。

你认为其理由是硫酸钡和_________都不溶于水。

第 2 组



试管中无明显现象,第2 组同学认为猜想

②成立。

第3组同学认为此方案结论错误。

你认为其理由是_________。

第 3 组



溶液无明显变化,第

3 组同学认为猜想②成立。

第 1 组同学认为此方案结论正确。

你认为实验中用点滴板比试管具有更多的优点是_________


(写 1 条即可)。

3、
【实验反思】针对上述情况,小组同学总结了取用药品时的各种注意事项。

你认为倾倒液体药品时,要注意标签_________。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声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仅供用户内部交流学习使用,若内容存在侵权,请点击举报删除。
贡献者: 汪建波赣H0R257
通过疯狂刷题APP扫码登录
免费查看答案
使用
疯狂刷题APP
打开[我的-扫一扫]
疯狂刷题
www.yex.ink
疯狂刷题让你轻松应对各种考试
注: 请使用疯狂刷题APP扫码登录 (其他工具扫码无效)
口碑级应用
疯狂刷题APP
在各大应用市场均可下载
title
content
不再提示
确定
关闭
题干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