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管b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乙酸和乙醇
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下列装置或操作合理的是( )
物质 | 熔点/℃ | 沸点/℃ | 密度/g·cm-3 | 溶解性 |
乙二醇 | -11.5 | 198 | 1.11 | 易溶于水和乙醇 |
丙三醇 | 17.9 | 290 | 1.26 | 能跟水、酒精以任意比互溶 |
请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分离以上混合液,选用装置正确的是( )
如图在试管甲中先加入2 mL95%的乙醇,并在振荡下缓慢加入2 mL浓硫酸,充分摇匀,冷却后再加入2 g无水乙酸钠(CH3COONa)。将试管甲固定在铁架台上,在试管乙中加入5 mL饱和碳酸钠溶液,按图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当试管乙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
试回答:
实验时,应对试管甲缓慢加热,其目的是_________。
写出试管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加入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实验中球形管丙的作用是_________。
某同学做此实验时,观察到反应混合液变黑,并闻到刺激性气味,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_。
已知:
密度/g·cm-3 | 熔点/℃ | 沸点/℃ | 溶解性 | |
环己醇 | 0.96 | 25 | 161 | 能溶于水 |
环己烯 | 0.81 | -103 | 83 | 难溶于水 |
将12.5 mL环己醇加入试管A中,再加入1 mL浓硫酸,摇匀后放入碎瓷片,缓慢加热至反应完全,在试管C内得到环己烯粗品。
A中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_,导管B除了导气外还具有的作用是_________。
试管C置于冰水浴中的目的是_________。
环己烯粗品中含有环己醇和少量酸性杂质等。加入饱和食盐水,振荡、静置、分层,环己烯在_________层(填“上”或“下”),分液后用_________(填入编号)洗涤。
a.KMnO4溶液 b.稀硫酸 c.Na2CO3溶液
再将环己烯进行蒸馏,可得环己烯精品。蒸馏时要加入生石灰,目的是_________。
在反应装置中,加入原料及溶剂,搅拌下加热回流。反应结束后加水煮沸,冷却后即有二苯基乙二酮粗产品析出,用70%乙醇水溶液重结晶提纯。重结晶过程:
加热溶解→活性炭脱色→趁热过滤→冷却结晶→抽滤→洗涤→干燥
请回答以下问题:
写出装置图中玻璃仪器的名称:
a_________,b_________。
趁热过滤后,滤液冷却结晶。一般情况下,下列哪些因素有利于得到较大的晶体:_________。
A.缓慢冷却溶液 B.溶液浓度较高
C.溶质溶解度较小 D.缓慢蒸发溶剂
如果溶液发生过饱和现象,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促进晶体析出。
抽滤所用的滤纸应略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布氏漏斗内径,将全部小孔盖住。烧杯中的二苯
基乙二酮晶体转入布氏漏斗时,杯壁上往往还粘有少量晶体,需选用液体将杯壁上的晶体冲洗下来后转入布氏漏斗,下列液体最合适的是_________。
A.无水乙醇 B.饱和氯化钠溶液 C.70%乙醇水溶液 D.滤液
上述重结晶过程中的哪一步操作除去了不溶性杂质:_________。
某同学采用薄层色谱(原理和操作与纸层析类同)跟踪反应进程,分别在反应开始、回流15 min、30 min、45 min和60 min时,用毛细管取样、点样,薄层色谱展开后的斑点如下图所示。该实验条件下比较合适的回流时间是________。
物质 | 甲醇 | 苯甲酸 | 苯甲酸甲酯 |
沸点/℃ | 64.7 | 249 | 199.6 |
Ⅰ.合成苯甲酸甲酯粗产品
在圆底烧瓶中加入12.2g苯甲酸和20ml甲醇(密度约0.79g·mL-1 ),再小心加入3mL浓硫酸,混匀后,投入几粒碎瓷片,小心加热使反应完全,得苯甲酸甲酯粗产品。‘
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
简述混合液体时最后加入浓硫酸的理由:_________。
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图三套实验室合成苯甲酸甲酯的装置(夹持仪器和加热仪器均已略去)。根据有机物的沸点,最好采用_________装置(填“甲”或“乙”或“丙”)。
Ⅱ.粗产品的精制
苯甲酸甲酯粗产品中往往含有少量甲醇、硫酸、苯甲酸和水等,现拟用下列流程进行精制,请根据流程图写出操作方法的名称。操作Ⅰ_________ 操作Ⅱ_________。
能否用NaOH溶液代替饱和碳酸钠溶液?_________(填“能”或“否”),
并简述原因_________。
通过计算,苯甲酸甲酯的产率是_________。
已知:①无水氯化钙可与乙醇形成难溶于水的CaCl2·6C2H5OH;
②有关有机物的沸点如下:
试剂 | 乙醚 | 乙醇 | 乙酸 | 乙酸乙酯 |
沸点/℃ | 34.7 | 78.5 | 118 | 77.1 |
请回答:
若用同位素18O示踪法确定反应产物水分子中氧原子的提供者,写出能表示18O位置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球形干燥管C的作用是_________。若反应前向D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呈红色,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
反应结束后D中的现象是_________。
从D中分离出的乙酸乙酯中常含有一定量的乙醇、乙醚和水,应先加入无水氯化钙,分离出_________;再加入_________(此空从下列选项中选择),然后进行蒸馏,收集77 ℃左右的馏分,以得到较纯净的乙酸乙酯。
A.五氧化二磷 B.碱石灰
C.无水硫酸钠 D.生石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