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一面》同步测试
一、填空题
形似字组词。

圆________    辨________  版________    陡________    镀________    婉________ 

园________    辫________    板________      徒________      踱________    腕________   

                      辩________                            徙________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溘然长逝。著名剧作家姚克惊闻噩耗,潸然泪下,急忙赶到先生家里,在遗体前默哀致敬。接着他又去万国殡仪馆守灵,参与所有治丧活动。他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了一副挽联,与美国作家斯诺一同署名,敬献在先生灵前。现在这副对联缺了两个字,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补全这副对联。

    译著尚未成书,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________;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然后改正。

①我不好意思地笑一下,鞠了一个“半恭”,摸摸里衫上的袋里——只剩一块多钱,那是我和一个同住的失业工友那几天的饭费。我有些懊悔自己的莽闯了。

________改为________        ________改为________

②我鼻子里徒然一阵酸,象要哭出来。我恭静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背起便走出书店的门。

  ________改为________            ________改为________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给下面加线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憎________            情________ 

tuí________  唐              摩suō________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指出下面各句中破折号的用法。

(破折号的用法可以有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话题转换    c.表示事项的列举分承      d.表示声音的延长e.表示插说      f.表示话没说完)

①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50上下的中国人……________

②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着的抚摩似的。________

③这时,我忽然记起那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________

④“哦!您,您就是——”________

⑤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一本好。________

⑥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________

⑦放到他手里——他的手多瘦啊!________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根据注音写字

手wàn________    tuí________唐      摩suō________

抖sǒu  ________  kāi________油      chóu  chú________ ________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选择正确的汉字填空组词。

①仿fú  ________      (沸  拂  弗  佛) 

②chóu________躇      (愁  筹  踌)

③dǒu________然      (徒  陡  徙) 

④mó________挲        (摸  磨  摩)

⑤zì________情            (恣  姿  咨)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判断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①门外,细雨烟似的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________       

②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________  

③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________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读课文《一面》,选词填空

①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冷气从裤管里向上________。(冒、爬、钻)

②我________  (摩挲、抚摸、拿)着那本书,舍不得丢开,不说买,也不说不买。

③他从架上________(取下、扳下、抽出)一本书来。

④“哦!您,您就是——”我________(吞吞吐吐、结结巴巴、隐隐约约)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二、选择题
读课文《一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本文写的是一位电车工人回忆四年前和鲁迅先生的一面之缘,但这“一面”,却表现了作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和战斗精神。 
B.
本文所写的事情极其不平常,具有典型意义,大中见小,于细微处反映了鲁迅的伟大品格。 
C.
本文对鲁迅作了三次肖像描写,不避重复,由远到近,由粗到细,由略到详,由整体到部分,使人物形象随着“我”的观察和感受,逐渐丰富清晰起来。 
D.
鲁迅先生对一个普通工人的态度,实质就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选出破折号用法不同类的一项(      ) 。

A.
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 
B.
我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       
C.
我……摸摸里衫上的袋——袋里只剩一块多钱……
D.
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的抚摩似的。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下列字形和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
(qiáng)    惊(yì)      诚(kǎng)  慈(cí)祥
B.
(mó)      平(shù)      仿(fú)      模(mó)糊
C.
(duó)步      (yīn)勤      (hè)然      鞠(gōng)
D.
(juàn)    (xūn)黑      灰(fù)      奖(lì)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词义属于比喻义的一项是(      )。

A.
公司为防止我们“揩油”,衣衫上一只袋都没有缝。
B.
我真希望我们之间不要成为隔膜很深的两代人,而是心心相通的朋友。
C.
这衬衫,凝聚着敬爱的周总理对工人群众的阶级深情。
D.
鲁迅先生在他逝世前半年,才找到了一个稳妥的渠道,把这些重要的文件迅速地转给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下列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新建成的扬州工艺美术馆内各种艺术精品琳琅满目 , 异彩纷呈。 
B.
  新星文学社成员们在创作交流会上畅所欲言 , 交流自己在写作方面的深刻体会。 
C.
学习委员李强讲究学习效率,学习成绩一直遥遥领先,可谓是事半功倍。 
D.
这场比赛,让太阳队对付蓝天队,那还不是白驹过隙 , 轻而易举取胜。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给加线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它的序号填在括号中。

唐(    )         

A.
衰败
B.
倒塌
C.
委靡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下列加线字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能自(停止)
B.
(晴朗)
C.
到南昌(押送)
D.
觅(寻找)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下列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
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冷气从裤管里向上钻。
B.
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C.
他微笑,默认地点了点头,好像我心里想着要说的,他已统统都知道了一样。
D.
我已经困软得像一团棉花了。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给加线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它的序号填在括号中。

精神抖擞(    ) 

A.
振作
B.
饱满
C.
充沛
D.
奋发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词语是(  ).

A.
不能自己    憎恶    颓唐    莽撞
B.
大病新愈    磨挲    疑惑    毁灭
C.
精神抖擞    轰隆    地窑    脑勺
D.
恣情悲痛    嵌着    懊悔    腕子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给加线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它的序号填在括号中。

然(    )         

A.
盛大
B.
明显
C.
红色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给加线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它的序号填在括号中。

目不转睛(    ) 

A.
眼珠不停地看
B.
眼睛不动地看
C.
反反覆覆地看
D.
仔仔细细地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判断下列各句表达不符合课文《一面》的一项是(        )。

A.
课文的题目“一面”简明,寓意深刻。既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又暗示了对作者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B.
《一面》以时间为顺序,记叙的顺序是顺叙。
C.
《一面》课文先点出见面的时代背景,再记叙与鲁迅见面的情景,同时写了内山老板的热情和友好态度,互相映衬,平分笔墨。
D.
《一面》回忆的是四年前的往事。写成于鲁迅逝世的当月。作者思念和敬仰鲁迅之情,情真意切,十分感人。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下列语句中对加线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精神萎靡)
B.
在前进中,我不能自已 , 写下了上面的话。(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
C.
我有些懊悔自己的莽撞了。(鲁莽冒失)
D.
摩挲着那本书,舍不得丢开,不说买,也不说不买。(用力摩擦)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三、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题。 

        (甲)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穿一件牙黄的长衫,嘴里咬着一枝烟嘴,跟着那火光的一亮一亮,腾起一阵一阵烟雾。

        (乙)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丙)什么?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这时,我忽然记起哪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

1、

文中三次外貌描写都提到“瘦”,这样写的目的是(        )。

A.
强调鲁迅先生有病,身体很不好。
B.
表达作者对鲁迅先生身体的担心
C.
衬托了鲁迅先生艰辛劳累的工作。
D.
暗示了鲁迅先生的生命已经不多了
2、

从观察的角度比较分析,三次外貌描写有何不同?  能标志这一角度变化的词语分别是什么?

3、

乙段中两处细节描写所表现的精神与下列鲁迅诗句相符的一句是(        )。

A.
“我以我血荐轩辕”
B.
“横眉冷对千夫指”
C.
“俯首甘为孺子牛”
4、

文中第一次外貌描写是从哪些方面来写人物的?

5、

甲、乙、丙三文段,作者通过对鲁迅肖像的描写,从中可以看出鲁迅是一位什么样的人?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声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仅供用户内部交流学习使用,若内容存在侵权,请点击举报删除。
贡献者: 月亮点缀
通过疯狂刷题APP扫码登录
免费查看答案
使用
疯狂刷题APP
打开[我的-扫一扫]
疯狂刷题
www.yex.ink
疯狂刷题让你轻松应对各种考试
注: 请使用疯狂刷题APP扫码登录 (其他工具扫码无效)
口碑级应用
疯狂刷题APP
在各大应用市场均可下载
title
content
不再提示
确定
关闭
题干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