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第24课《诗词曲五首》同步测试
一、积累运用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chōng)谷       狗(dòu)       松(bò)
B.
(hàn)海         风(chè)       兜(mú)
C.
(dū)护          零(dīng)      (qiāng)笛
D.
(chǔ)         宫阙(què)       (huáng)恐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按要求填空。
1、
《十五从军征》中,和贺之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
《十五从军征》中,暗示老人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3、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侧面反映天气异常寒冷、战争非常残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4、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
5、
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情不自禁地赞扬孙权:“_________,_________。”是啊,连曹操也不得不感叹“_________”。
6、
《过零丁洋》中,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7、
《过零丁洋》中,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命运紧密相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8、
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出了潼关地势险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下列各项中对《过零丁洋》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蕴含深挚沉痛的感情,极有艺术感染力。
B.
颈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构成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写出了形势的险恶。
C.
尾联通过直抒胸臆的方式,点明主旨,收到了震撼人心、感动天地的艺术效果。
D.
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主要原因在于诗中所表现的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采葵作羹(拿着)
B.
何处望神州(中国的别称)
C.
留取丹心照汗青(史册)
D.
愁云惨淡万里凝(暗淡)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对《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
A.
这首诗描写了唐代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抒发了诗人在朋友返京时载歌载舞的喜悦心情。
B.
这首诗情景交融,先写景衬托送别,后又在送别中描写雪景。
C.
诗中“忽如”一词写出了“胡天’大雪来得急骤,也表现出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
D.
“愁云惨淡万里凝”展示了边塞冰天雪地、阴云重重的景象。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下面对《山坡羊·潼关怀古》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元代散曲,“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曲的题目。
B.
“山河表里潼关路”这句勾画出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的特点。
C.
曲中的“聚”字赋予静止的峰峦以动感,“怒“字则生动地表现出波涛汹涌澎湃的情态。
D.
作者在曲中表达出深深的伤感悲痛之情,他伤感悲痛的最主要原因是“宫阙万问都做了土”。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下列诗歌有关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十五从军征》——《乐府诗集》——郭茂倩选编——乐府诗
B.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稼轩词编年笺注》——辛弃疾——词
C.
《过零丁洋》——《文天祥诗集校笺》——文天祥——绝句
D.
《山坡羊·潼关怀古》——《全元散曲》——张养浩——曲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二、综合题
龙华中学语文组举办中华传统文化竞赛活动,你是参赛选手。这次活动有三道竞赛题,设置两个奖项。
1、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是近体诗的高峰,近体诗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
2、
认真阅读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根据要求答题。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①下面四项对诗歌的评价,哪一项与诗人的想法相距甚远?(    )

A.首句“黄四娘家花满蹊”点明寻花的地点是在“黄四娘家”的小路上。“蹊”是小路。

B.第二句“千朵万朵压枝低”。“千朵万朵”形容花的数量之多。“压枝低”,形象地描绘了花儿密密层层,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

C.第三句“留连戏蝶时时舞”是说花枝上彩蝶蹁跹起舞,这才是最动人的景致。如果没有彩蝶起舞,花也就没有什么看头了。

D.第四句“自在娇莺恰恰啼”表面上好像完全在描写娇莺清脆悦耳的呜叫声,其实,这是一种衬托手法,主要是在表现黄四娘家花的美丽与魅力。

②你认为诗中的“留连戏蝶时时舞”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能够表现出黄四娘家花怎样的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
下面是拆乱了的与中华文化有关的一副对联,请你运用学过的对联知识,重组成一副完整的对联。

传统  的  精华  学习  里  经典  继承  之  中  国学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三、诗歌鉴赏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
下列对本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年少万兜鍪”一句中的“万兜鍪”在诗中代指士兵。“天下英雄谁敌手”一句中的“敌手”解释为“能力相当的对手”。
B.
诗句“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中的“曹刘”指的是曹操和刘禅。
C.
“不尽长江滚滚流”,借用杜甫《登高》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感叹千古兴亡无尽无休,一如江水滚滚东流。
D.
这首怀古词,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讽刺南宋统治者在金兵的侵略面前不敢抵抗、昏庸无能。全词饱含着爱国、卫国的强烈感情。
2、
赏析本词中“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阅读下面的两首诗歌,回答问题。

夏日田园杂兴十二绝(其一)①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固飞。

春暮西园

【明】高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注释】①本诗描写的是江南农历四月农忙时节的情景。②蛱(ji6)蝶:蝴蝶。

1、
范诗通过“梅子金黄杏子肥”“________”等语句,写出了江南农村初夏的景象。高诗中的“________”三字,凸显了暮春季节的特点。
2、
上面两首诗的后两句都运用了衬托的手法,请做赏析。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赏析《山坡羊·潼关怀古》,完成小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
此曲中“山坡羊”是_________,“潼关怀古”是_________
2、
请谈谈你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理解。
3、
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一曲中着一“聚”字赋予静止的峰峦以动感,又用“怒”字生动地表现出波涛汹涌澎湃的情态。请对“峰峦如聚,波涛如怒”进行赏析。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阅读《十五从军征》,回答问题。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1、
解释下列诗句中画线的词。

①八十得归_________    ②松柏累累_________

③兔从狗入_________    ④不知阿谁_________

2、
本诗主人公从军时间有多久?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3、
主人公年迈力衰归来,看到的家是什么样子?(用文中的诗句回答)
4、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暗指主人公家中境况怎样?主人公的感受怎样?
5、
战争是残酷的,可对于日益猖狂的“台独”势力,我国政府在提倡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同时,为什么还要声称不排除使用武力的可能?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
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以死明志,丹心光照千秋。
B.
首联写自己步人仕途和四年抗敌的经历,“辛苦”和“寥落”两个词道尽坎坷的人生际遇,感情深沉,悲郁感人。
C.
颔联将国家命运与个人不幸联系在一起,写危难形势,抒忧患之情,比喻形象,对仗工整。
D.
颈联运用拟人手法,将“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与自己的心情巧妙结合起来,感人至深。
2、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千古名句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取”和“照”的表达效果。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阅读课文中《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完成小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
诗人怎样描写雪后军营的苦寒生活?这样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2、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这两句在全诗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3、
请描述“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在你脑海中出现的画面。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声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仅供用户内部交流学习使用,若内容存在侵权,请点击举报删除。
贡献者: 曾振新
通过疯狂刷题APP扫码登录
免费查看答案
使用
疯狂刷题APP
打开[我的-扫一扫]
疯狂刷题
www.yex.ink
疯狂刷题让你轻松应对各种考试
注: 请使用疯狂刷题APP扫码登录 (其他工具扫码无效)
口碑级应用
疯狂刷题APP
在各大应用市场均可下载
title
content
不再提示
确定
关闭
题干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