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第9课《鱼我所欲也》同步测试
一、积累运用
用“/”为下列各句作适当的朗读停顿。

①所欲有甚于生者

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③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④是亦不可以已乎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3、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来(jiē)     喝(yāo)    穷(fá)       俸(lù)
B.
(jiān)    得(gǒu)    尔(cù)       所(wù)
C.
(xiè)     妻(qiè)    为(xiàng)    之(wéi)
D.
得(fú)      不(pì)     一食(dān)    一豆(gēng)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宫室之美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
B.
故不为苟也      所识穷乏者我与
C.
非独贤者有心    由则生而有不用也
D.
呼尔而之        所识穷乏者得我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填空。
1、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为孟子及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所著。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为“四书”。
2、
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_________。
3、
本文中出现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___。
4、
本文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
5、
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_________。
6、
文中所指的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是道义,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是:_________。
7、
作者认为那些见利忘义者敢于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下列对《鱼我所欲也》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二者不可得兼”。
B.
首段用“舍鱼而取熊掌”的生活常理类比“舍生而取义”的道理,具体生动,通俗易懂。
C.
第2段通过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来阐明不应该为物欲而丧失本心的道理。
D.
文中运用了不少两两相对的句子,形式优美,情感强烈,说理透彻精辟。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鱼我所欲也》一文以________和________为喻,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________的观点。又运用举例及正反对比的论证法论证了人人都有“________”的道理,赞扬了那些________、________的人,斥责了那些________、________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________”。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          ________同________,解释:________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________同________,解释:________

③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________同________,解释:________

④乡为身死而不受          ________同________,解释:________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二、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河畔婉转的雎鸠、白露时节的蒹葭;采菊东篱的悠然、带月荷锄的自在;石壕村中的夜啼、“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呼声……时间的长河,奔涌不息,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

材料二:国学经典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在历史的星空里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穿越时空,国学将千年积淀的智慧生存法则呈现给世人。要国学真正发挥作用,只有活学活用,把理论与客观实际紧密联系,才能智慧地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惑。

1、
【整合材料探国学】阅读以上两则材料,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2、
【陶冶情操用国学】孝敬父母,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这样的典范不胜枚举。请你分别举出一例。
3、
【孔孟之道亮国学】孔子为“至圣”,孟子为“亚圣”,他们对后世影响深远。请你根据已有的知识,写出与他们有关的成语或故事各一个。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故有所不辟也_________

②万钟则不礼义而受之_________

③妻妾之_________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②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3、
《礼记·檀弓》中说:“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其中“不食嗟来之食”与文中哪句话意思相同?
4、
生活中有许多人将“舍生取义”这个观点奉为行为的准则,请你根据对这个观点的认识,列举一个奉行这种行为准则的事例,加以简要阐述。(要求:举例典型,叙议结合)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

    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义。今谓人曰:‘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节选自《墨子·贵义》)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故患有所不也_________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_________

不若手足之贵也_________

子冠履_________

2、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非独贤者有心也     亦不可以已乎
B.
所欲有甚生者       万事莫贵
C.
不为苟得也         必不为。何
D.
所识穷乏者得我     呼尔而
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万事莫贵于义也。

4、
甲文用“舍鱼而取熊掌”论证了“_________”的观点,乙文用“冠履不若手足之贵”论证了“_________”的观点。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声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仅供用户内部交流学习使用,若内容存在侵权,请点击举报删除。
贡献者: 幸福的天空
通过疯狂刷题APP扫码登录
免费查看答案
使用
疯狂刷题APP
打开[我的-扫一扫]
疯狂刷题
www.yex.ink
疯狂刷题让你轻松应对各种考试
注: 请使用疯狂刷题APP扫码登录 (其他工具扫码无效)
口碑级应用
疯狂刷题APP
在各大应用市场均可下载
title
content
不再提示
确定
关闭
题干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