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第12课《〈诗经〉二首》同步测试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对下列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一种幽静的氛围。
B.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两句反复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
C.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
D.
“寤寐逑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来和睡着,可见君子思恋之苦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下列说法关于《蒹葭》有误的一项是(    )

A.
《蒹葭》选自《诗经·大雅》,是一首描写追求意中人而不得的诗。
B.
全诗重章反复,一意化为三叠,具有音乐美,用韵先响后喑,先扬后抑,余音绕梁,极具感染力。
C.
全诗三章,每章八句,诗的旨意在第一章就全部体现出来。
D.
本诗的每章都是先写秋景,写心上人路远难寻。结尾却用“伊人”一转,似乎“她”就在面前,这里写的是一种想象。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对《蒹葭》这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全诗分为三章,每章前两句以凄清冷漠的景致起兴,形成一种沉郁悲凉的氛围,同时又暗寓了时间的推移。后六句描写访求“伊人”而未得的迷惘之情。
B.
“在水一方”、“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沚”是说伊人所在的地方有流水环境,仿佛置身于州岛上,可望而不可及。
C.
“伊人”是诗人访求的对象,是美的化身,在诗人矢志不渝的追求中,犹如强烈地感受到了那“在水一方”的倩影。
D.
这首诗描写了“伊人”生活的环境和诗人在不同时间不懈地寻找“伊人”的过程,因此,从诗的内容看,它应是一首叙事诗。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对例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例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A.
一片白苍苍的芦花,清早露水变成霜。所说的心上人儿,她正在水那方。
B.
芦花一片白苍苍,清早露水变成霜,心上人儿她在那,人儿正在水那方。
C.
一片白苍苍的芦花,清早露水变成霜,心上人儿她在那,人儿正在水那方。
D.
芦花一片白苍苍,清早露水变成霜,所说的心上人儿,她正在水那方。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名句默写

①________,在河之洲。

②________,君子好逑。

③________,左右流之。

④求之不得,________。

⑤________,白露为霜。

⑥________,道阻且长。

⑦________,宛在水中沚。

⑧《关雎》中“________,________”已成为人们追求爱情的口头语。

⑨《蒹葭》中“________,________”常被我们引用来形容所爱恋的人在远方。

⑩《蒹葭》中描写露浓霜重的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选出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    )
A.
关雎(guán  jū)       窈窕(yáo  tiǎo)     荇菜(xíng  cài)
B.
派遣(pài  qiǎn)      酣畅(gān  chàng) 貂裘(diāo  qiú)
C.
寂寞(jì  mò)    蒹葭(jiān  jiā) 溯洄(sù  huí)
D.
辗转(zhǎn  zhuǎn)       好逑(hào  qiú)      费祎(fèi  wěi)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比较《关雎》和《蒹葭》在写法上的异同。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________ 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有_篇,包括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三部分。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蒹葭》 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此诗用芦苇、霜露、秋水等自然意象组成一幅清秋晨景图,并笼罩着一种凄清的气氛。
B.
古诗中,“水”这一意象是离愁的载体,因而,“秋水”意象既实指自然景观,又特指主人公凄婉惆怅的情感。
C.
每个诗节的前半部分是写景,后半部分是抒情,客观景物与主观感情浑然一体,构成了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
D.
“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两句在三个诗节中的反复,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不可阻遏的渴慕和锲而不舍的追求。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句就出于此。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根据诗歌《关睢》内容填空

①本诗以________、________起兴,写出了一个男子对女子的美好感情。

②本诗用来形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成语是________ 。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关雎》 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兴”的手法。
B.
《蒹葭》“所谓伊人”的“伊人”,与《关雎》中的“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是同样的人。
C.
《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
D.
《关雎》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周南》。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华好诗词》这个节目对我很熟悉,因为我每期必看。
B.
针对各种交通乱象,滨州警方将全面整治并排查道路交通设施安全隐患。
C.
运动不但可以提高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水平,还能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团队配合意识。
D.
在诗歌中,借松、竹常用来表达诗人复杂的情感,成为古典文学中的传统意象。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二、诗歌鉴赏
阅读《诗经• 蒹葭》,完成下面各题。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

本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2、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3、

诗中的哪些句子表明诗人的意中人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阅读《静女》,回答问题。

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1、
指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说怿女美

________通________,释义________

②自牧归荑

________通________,释义________

2、
《静女》全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
“静女”赠给“我”什么东西?“我”喜欢吗?为什么?

4、
诗中两个人物形象鲜明,分别指出他们各自的形象。

①女子:________

②男子:________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声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仅供用户内部交流学习使用,若内容存在侵权,请点击举报删除。
贡献者: 孙满意
通过疯狂刷题APP扫码登录
免费查看答案
使用
疯狂刷题APP
打开[我的-扫一扫]
疯狂刷题
www.yex.ink
疯狂刷题让你轻松应对各种考试
注: 请使用疯狂刷题APP扫码登录 (其他工具扫码无效)
口碑级应用
疯狂刷题APP
在各大应用市场均可下载
title
content
不再提示
确定
关闭
题干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