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6课《藤野先生》同步测试
一、积累运用
下面对划线词语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 , 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油光可鉴:这里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B.
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精通时事:了解社会大事)
C.
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掌故: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传说或故事。这里指学校里过去发生的一些事情)
D.
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杳无消息了。(杳无消息:形容一点儿消息也没有)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追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在鲁迅深情的笔下,我们认识了那位“给哥儿买来‘三哼经’ ”的保姆________ ;我们记住了那位正直善良的异国老师________。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下列语句中运用了反语修辞的一项是(    )

A.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儿扭。实在标致极了。
B.
我当时虽然觉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
C.
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D.
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自些。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标致    樱花烂熳    成群结队    油光可签
B.
优待    烟尘斗乱    精通时事    美其名曰
C.
和蔼    几次三翻    好意难却    抑扬顿挫
D.
疑惑    沓无消息    正人君子    大而言之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词语

1、
上野的樱花烂熳时节,望去确也像fēi hónɡ________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2、
实在biāo zhì________极了。

3、
学年试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luò dì________。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见(piē)    不(xùn)    下(yàn)
B.
责(jié)    形(qí)     名(nì)
C.
红(fēi)    解(pōu)    彩(hè)
D.
(cuò)    厌(wù)     驿站(yì)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选词填空。

A.居然    B.凄然    C.愤然    D.自然

①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________睡安稳了。

②爱国青年也________,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

③—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________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

④因为看得他有些________,便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年近三十,头发梳得蓬蓬的,油光可鉴
B.
人民群众对社会上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不正之风深恶痛疾
C.
这部小说凝聚了创作者毕生的智慧,构思非常巧妙,故事情节抑扬顿挫 , 引人入胜。
D.
十年浩劫中遗失的大量书籍,从此杳无消息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二、综合题
学校积极参加“书香校冈”系列活动。下面是“经典阅读”活动倡议书,请阅读后完成后面的题目。

   人生的高度取决于阅读积淀的厚度、,与书籍相伴的人生,一定有生机,有价值:书香飘溢的校园,一定有活力,有内涵。①今年,我校的“书香校园”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被评为全市“书香校园”示范学校。②为了进一步引导全校师生吸收经典著作的营养,提升人生境界为宗旨,学校决定开展“经典阅读”活动,本期“经典阅读”活动推荐的名著是《童年》(高尔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名人传》(罗曼·罗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③阅读经典吧,经典著作会像雨露一样,滋润你干渴的心田,绽放你理想的花朵         

1、

第①句中有一处语病,你的修改意见是:_________。

2、

第②句中出现成分的多余,可以删除“_________”,或者将“_________”改为“_________”。

3、

仿照第③句画直线部分,在横线处补写语句。要求:语意连贯,结构基本相同,修辞方法一致:字数可略有增减:写在下面空白处。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三、现代文阅读
课内经典文段阅读

    ①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一民离开这仙台。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②“我想去学生物学,先生教给我的学问,也还有用的。”其实我并没有决意要学生物学,因为看得他有些凄然,便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

    ③“为医学而教的解剖学之类,怕于生物学也没有什么大帮助。”他叹息说。

    ④将走的前几天,他叫我到他家里去,交给我一张照相,后面写着两个字道:“惜别”,还说希望将我的也送他。但我这时适值没有照相了;他便叮嘱我将来照了寄给他,并且时时通信告诉他此后的状况。

    ③我离开仙台之后,就多年没有照过相,又因为状况也无柳,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经过的年月一多,话更无从说起,所以虽然有时想写信,却又难以下笔,这样的一直到现在,竟没有哥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杳无消息了。

    ⑥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海,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

知道。

    ⑦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不幸七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1、

读第①段画线句,根据上下文,请用藤野先生的口吻补充他想说的活,并分析为何他“竟没有说”。

2、

藤野先生只是一名普通的医学教授,第⑥段中作者为什么会用“伟大”一词去评价他?请结合整篇文章内容加以分析。

3、

第⑦段中作者对藤野先生怀念的具体行为有哪些?

4、

文章最后一句话中的“良心发现”“正人君子”分别是什么意思?这句话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儒者之豪迈

徐百柯

    蒙文通一生治经史之学,著作颇丰,但他曾说自己学问最深处,恰恰是不著一字的宋明理学。蒙先生指导研究生,上来先是两句话。第一句引陆象山言:“我这里纵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第二句是他自己的信条:“ 一个心术不正的人,做学问不可能有什么大成就。”

    蒙文通以教书为业,却曾两次遭遇未被大学续聘的尴尬。一次是上世纪30年代在北京大学。他在历史系任教年余,却始终未去院长家拜访过一次,因而被同事称为“此亦稀有之事也”。据说此事弄得院长非常难堪,以致置北大隋唐史无人授课一事于不顾,也不再续聘蒙文通,而蒙文通也处之泰然,仍我行我素。后转至天津一女师任教,与“领导”交往依然如故。

    另一次是上世纪40年代在四川大学,由于学阀玩弄手腕,蒙文通未被文学院续聘。但一干学生倾倒于他的学识,请求他继续授课。他说:“我可以不拿钱,但我是四川人,不能不教四川子弟。”于是让愿意上课的学生到自己家里,继续传授。

    曾经有川大学生回忆蒙先生:“先生身材不高,体态丰益,美髯垂胸,两眼炯炯有神,持一根二尺来长的叶子烟杆,满面笑容,从容潇洒地走上讲台,大有学者、长者、尊者之风。”

    他讲课有两个特点,第一是不带讲稿,有时仅携一纸数十字的提要放在讲台上,但从来不看,遇风吹走了也不管;第二是不理会下课钟,听而不闻,照讲不误,每每等到下堂课的教师到了教室门口,才哈哈大笑而去。

    他的考试也颇有趣味,不是先生出题考学生,而是由学生出题问先生,往往考生的题目一出口,先生就能知道学生的学识程度。如学生的题目出得好,蒙先生总是大笑不已,然后点燃叶子烟猛吸一口,才开始详加评论。考场不在教室,而在川大旁边望江楼公园竹丛中的茶铺里,学生按指定分组去品茗应试,由蒙先生掏钱招待吃茶。

    蒙文通曾对儿子蒙默讲,自己对问学者一向是知无不言,就像钟,“大叩之则大鸣,小叩之则小鸣”。他的学生常晚上登门问学,他总是热情接待,有问必答,侃侃而谈。夜深,学生告辞,他常不准走,非等他燃过两根抽水烟的纸捻后才放行。

    他的学生吴天墀说:“先生豁达大度,不拘小节,行乎自然,喜交朋友,社会上三教九流,一视同仁,所以有不少和尚、道士跟他有交情。喜欢上街坐茶馆,和人作海阔天空的闲谈,也爱邀熟人上餐馆小吃一顿。”

    另一位学生隗瀛涛回忆说,一次,遇见蒙先生坐三轮车去学校。蒙先生一眼看见他后高声喊道:“隗先生(对他的戏称),我家有四川近代史资料,你快来看了写文章。我的文章发表了可以上耀华餐厅(成都著名的西餐厅),你的发表了也可以吃一顿回锅肉嘛!”

    许多学者都曾慕名到成都拜访蒙文通,交往过后,他们往往发出这样的感叹:“读先生的书,以为只是一个恂恂[注]儒者,没想到先生还这么豪迈。”

【注】恂恂:恭谨温顺的样子。

1、
从蒙先生做人的角度看,你认为他两次未被续聘的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
2、
蒙先生曾表示对问学者一向是“大叩之则大鸣,小叩之则小鸣”。请用直白的语言解释这句话在语境中的含意。
3、
蒙先生的考试方法好不好?请说出你的理由。
4、
蒙先生的“豪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任选两个方面举例说明之。
5、
积累链接:请你默写出《论语》中强调“学”“思”结合读书方法的句子。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声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仅供用户内部交流学习使用,若内容存在侵权,请点击举报删除。
贡献者: 阳城药房
通过疯狂刷题APP扫码登录
免费查看答案
使用
疯狂刷题APP
打开[我的-扫一扫]
疯狂刷题
www.yex.ink
疯狂刷题让你轻松应对各种考试
注: 请使用疯狂刷题APP扫码登录 (其他工具扫码无效)
口碑级应用
疯狂刷题APP
在各大应用市场均可下载
title
content
不再提示
确定
关闭
题干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