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0.往事依依同步测验
积累与应用

阅读《往事依依》中的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lòu ①______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老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 ②______,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 A (感慨万端/百感交集)。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B(游刃有余/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

1、

给选文中①处根据拼音填汉字,给②处加点字注音。

①雕lòu______         ②慷______

2、
​​​​​​​​​​​​​​

解释文中成语“油然而生”的意思:

3、

选文“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句中“培养”属于词性。

4、

给选文中A、B两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写在下面。

A._________B._______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曾经的他是大家眼中的才子,写文绘画无所不能。读其文,深觉醍醐灌顶、酣畅淋漓;观其画,仿佛_______山水之间、烟波_______之中。_______,现在的他江郎才尽,毫无灵感,即使_______,也写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

A.

彷徨    巍峨    除非    搜索枯肠 

B.

徜徉    巍峨    然而    呕心沥血

C.

彷徨    浩渺    除非    呕心沥血

D.

徜徉    浩渺    然而    搜索枯肠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古往今来,学者没有不热爱读书的。
B.
经典名著可以帮助我们在未来充满歧路的选择中,拥有强大的理解力和判断力。
C.
知识积累,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树牢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D.
新素材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鼓励全民参与,传递读书力量,来升华和照亮当下的生活。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联系语境,仿照画线句子的句式,续写一个句子。

            我长大了,逐渐远离曾给我带来欢乐的卡通片和童话,畅游在“大部头”的文学名著的海洋之中。我有时在环境恶劣的保尔筑路队里生活,有时在好汉林立的梁山泊中漫步,有时______________-----文学,成了我的良师益友。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按春夏秋冬的时序排列下列诗句。(只排序号)______________。

①“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城无处不飞花"

②“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③“绿树阴浓夏日长”“五月榴花照眼明”

④“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课文中的《千家诗》指《重订千家诗》,是唐宋律诗、绝句的一部合集,较为浅近,过去常用作儿童读本。

B.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语出李商隐《霜月》,形容秋夜霜月争辉的美景。青女,传说中主霜雪的女神。
C.
《琐记》中衍太太因为看见小孩吃冰就大声说会肚子疼的,所以孩子们给她取绰号叫“肚子疼”。
D.
长妈妈是鲁迅笔下经典的女性形象之一。《朝花夕拾》中,在《狗·猫·鼠》《五猖会》等篇目中都有提到她。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结合以下背景链接,说说于漪老师写《往事依依》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链接一:于漪老师是全国著名的中学语文特级教师,70岁时她应《中学生阅读(初中版)》编辑部邀请,撰写了《往事依依》一文,现选入人教版课文。

链接二: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于漪“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

          颁奖词:她已是90岁的耄耋老人,有着60年的教学生涯。她依然活跃在语文教学改革的第一线,坚守“在讲台上用生命唱歌”。她深爱着学生,痴迷着语文教学。”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但一辈子还在学做教师!“她用这样的话语不断地鞭策着自己,也勉励着更多的青年教师。于漪,师者的楷模。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上初中后,我们的课堂在悄悄发生着变化,课堂形式变得越来越丰富,我们也在课堂中不断地成长。现在,请你参加“多彩课堂·伴我成长”专题学习活动,完成下面的任务。

1、
【活动一·精彩课堂我分享】
       学习中,一节节精彩的课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材里,同学们也发现了许多精彩的课堂。下面是小阳同学找到的两则材料,请从下面的两节课中选择你喜欢的一节,在组内发言时分享给同学们,说明喜欢的原因。
       第一节课
       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第二节课
       国文老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
                                                                                                                                                                                                                                                       -----(于漪《往事依依》)
2、
【活动二·智慧课堂我报道】
       科技服务于课堂,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开放。小薇同学就读的学校携手异地某校共建“智慧课堂”,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下面是校报记者为校刊写的一则消息。请你为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15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月3日,我校借助远程互动系统,开展“智慧课堂”教学活动。活动中,我校与异地某校实现了师生在线课堂互动,两校学生就像坐在同一间教室里,共同学习,共享教学资源,让“天涯若比邻”成为现实。我校七(2)班的小薇同学在这节课上分享了写作经验。课后,她说:“这节课上,我们能与千里外的老师和同学们面对面地交流,像没有距离一样,让我体验了不一样的课堂。”“智慧课堂”丰富了课堂形式,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精彩。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顽童变成小书迷

                                                                                                                                      叶辛

     ①我小时候,是个爱耍小聪明、爱逞强的调皮鬼。别人不敢往楠竹竿的顶上爬,我能爬上去,还往下做鬼脸;别人不敢从丈来高的围墙上往下跳,我敢跳下来,明明脚板心好痛,我还嘻嘻笑;下一节课的时候,我经常在偷偷地做上一节课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等到放了学,我把家庭作业做完了,就拉着没做作业的同学一起去玩。

     ②童年时代,我跟好多在上海弄堂里长大的孩子一样,打弹子,飞香烟牌子,打康乐球,抽转轴儿,滚铁环……哪样不玩啊!光是这样玩玩也不够味儿,我经常想新花样,不是到绍兴路上那不花钱的小花园去玩“官兵捉强盗”,就是穿过襄阳南路或岳阳路,到筆嘉浜去摸螃蟹、捉小鱼。我小时候的肇嘉浜,不是现在绿荫成林、平整光洁的花园马路,而是一条臭水浜。贪玩、爱耍、好逞强、好出鬼点子,这么发展下去的话,长大了会变成个什么样子.....

     ③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一本《儿童时代》,这本有字有画的书,很快吸引了我,里面的小故事、寓言、猜谜语、小游戏,还有念起来朗朗上口的小诗,比我那调皮捣蛋的生活有趣多了。比我们那条长长的弄堂,比弄堂外灰白色的柏油马路,也有趣多了。我读了一本又一本,还津津有味地学着做《儿童时代》上刊登的小游戏,绞尽脑汁猜着那上面的谜语,从这本薄薄的书上,我知道了世界上有高山、大海、冰川。后来,老师每个星期的周会课,给我们讲《我的一家》的故事。她每次讲的时候都拿着书,我以为她那本书里一定有许多的彩色画和插图,可仰着脸瞅了半天,我发现那书上光是一行行的字。老师每个星期讲一节课的速度,我忍受不了,就省下零用钱,也去买了一本《我的一家》,放学回到家,不管能不能把字认完全,连读带猜,把一本书全翻完了。嗬,原来书里面有这么多吸引人的东西呢!读了这一本书,我又开始寻找另外一本。

     ④就这样,书籍给我打开了通向生活的门户。每读到一本好书,我总是又惊喜又震动,读完了,还兴致勃勃地给小伙伴讲呢! 书本以它壮丽绚烂的境界给我描绘了一幅又一幅图画,给我叙述了一个又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它逐渐深深地吸引了我,我的空余时间差不多都扑到书本上去了。爱上了书,弄堂里小伙伴们的喧哗声我听不见了,滚铁环、踢足球的声响也不会惹得我心痒了。

     ⑤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书越读越多,差不多已经脱离了顽童行列的我,开始变得好幻想起来了。

     ⑥在儿童时代的这一时期,我做过多少幻想的梦啊。读了描写天空的书,我想着长大了当一个飞行员;读了描写大海生活的书,我立志要当一个体魄强壮的海员;读了描写战争的书,我又想着该当一名司令员……所有的梦都像肥皂泡那样一个一个破灭了,在读过高尔基的小说《童年》之后,我沉浸在他所描绘的生活中,第一次想到写书的人,第一次注意到写书的人是很了不起的。你看这个耸起额头的外国老头儿,他写了书,能感动我这个中国小孩子呢。

     ⑦从那以后,我开始想到,我长大了,也要当一个写书的人,也要去感动那些读我的书的小孩子。这个愿望,我没有说出来,把它埋在心底。

     ⑧这又是一个“梦”。可这个“梦”老在做着,我知道,要叫这个“梦”变成现实,就得用功学习,认真读书,读大量的书。于是,我从有兴趣读书,变为自觉自愿地读书,而且每一本我都读得很细致、很认真,还悄悄记下读书的笔记。书已经成了我儿童时代最好的朋友。这么一来,岂止是我的小伙伴,连我家里的人、我的班主任老师,他们都说:“顽童变成了小书迷!"

     ⑨今天,我小时候的“梦”成了现实,我也变成了一个写书的人。这可不是孙悟空眨眨眼那么快就能变个老婆婆出来的。只有我最清楚,小时候读了那么多书,对我的帮助有多大。有段时间,我周围没有一点儿学习气氛……我觉得,不能让光阴这么白白地虚耗过去,得像我小时候所看的书中写的那样,抓紧时间学习写作,绝不能半途而废,我还要叫小时候的“梦”变成现实呢。是书,给了我巨大的精神力量,使我努力摆脱环境的影响,不怕困难,不畏挫折,百折不挠地学习创作,争取做一个写书的人。

     ⑩我绝不是要小朋友们都去当书迷,长大当作家,仅仅是想说,多读书、读好书,对我们的成长是有良好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的。愿小朋友们学做正直诚实的孩子,愿书本开阔你们的眼界,陶冶你们的精神,愿你们长大了做对祖国有贡献的人!

1、
分析文章开头①②两段的作用。
2、
阅读第③一⑧段,概括“我”是如何由顽童一步步变成小书迷的。
3、
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
4、
“我”为什么要跟小朋友们分享“我”的经历?
5、

作者说:“每一本我都读得很细致、很认真,还悄悄记下读书的笔记。”请你写出作者这样读书的好处。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声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仅供用户内部交流学习使用,若内容存在侵权,请点击举报删除。
贡献者: 蔡泽森
通过疯狂刷题APP扫码登录
免费查看答案
使用
疯狂刷题APP
打开[我的-扫一扫]
疯狂刷题
www.yex.ink
疯狂刷题让你轻松应对各种考试
注: 请使用疯狂刷题APP扫码登录 (其他工具扫码无效)
口碑级应用
疯狂刷题APP
在各大应用市场均可下载
title
content
不再提示
确定
关闭
题干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