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选修3-4第四章光的波动性4.2用双缝干涉仪测定光的波长同步测验
一、选择题
某同学在做双缝干涉实验时,安装好实验装置,在光屏上却观察不到干涉图 样,这可能是由于(  )
A.
光束的中央轴线与遮光筒的轴线不一致,相差较大
B.
滤光片、单缝、双缝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C.
单缝与双缝不平行
D.
光源发出的光太强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用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
相邻干涉条纹之间的距离相等
B.
中央明条纹宽度是两边明条纹宽度的2倍
C.
屏与双缝之间距离减小,则屏上条纹间的距离增大
D.
在实验装置不变的情况下,红光的条纹间距小于蓝光的条纹间距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某同学按实验装置安装好仪器后,观察光的干涉现象,获得成功.若他在此基础上对仪器的安装有如下改动,则仍能使实验成功的是(  )

A.
将遮光筒的光屏向靠近双缝的方向移动少许,其他不动
B.
将滤光片移至单缝和双缝之间,其他不动
C.
将单缝向双缝移动少许,其他不动
D.
将单缝与双缝的位置互换,其他不动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用包括红光、绿光、紫光三种色光的复合光做光的干涉实验,所产生的干涉条纹中,离中央亮纹最近的干涉条纹是(  )

A.
紫色条纹
B.
绿色条纹
C.
红色条纹
D.
都一样近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某同学用单色光进行双缝干涉实验,在屏上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条纹,仅改变一个实验条件后,观察到的条纹如图乙所示.他改变的实验条件可能是(  )

A.
减小光源到单缝的距离
B.
减小双缝之间的距离
C.
减小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
D.
换用频率更高的单色光源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巧妙地解决了相干光源问题,第一次在实验室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如图为实验装置简图,M为竖直线光源(长直灯丝钠灯)、NO均为有狭缝的遮光屏、P为像屏.现有四种带有不同狭缝的遮光屏,实验时的正确选择是(  )

A.
N应选丙,O应选丁
B.
N应选甲,O应选乙
C.
N应选甲,O应选丁
D.
N应选丙,O应选乙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在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中(如图所示),双缝距离为d , 双缝到像屏的距离为l , 调整实验装置,使得屏上可以见到清晰的干涉条纹,关于干涉条纹的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将屏向左平移一小段距离,屏上干涉条纹将变得不清楚
B.
若将屏向右平移一小段距离,屏上干涉条纹仍是清晰的
C.
若将双缝间距离d减小,像屏上两相邻明条纹间距离变小
D.
若将双缝间距离d增大,像屏上两相邻明条纹间距离变小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利用图中装置研究双缝干涉现象时,有下面几种说法:

其中正确的是:     

A.
将屏移近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变窄
B.
将滤光片由蓝色的换成红色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C.
将单缝向双缝移动一小段距离后,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D.
换一个两缝之间距离较大的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变窄
E.
去掉滤光片后,干涉现象消失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现有毛玻璃屏A、双缝B、白光光源C、单缝D和透红光的滤光片E等 光学元件,要把它 们放在下图所示的光具座上组装成双缝干涉装置,用以测量红光的波长。

本实验的步骤有:

①取下遮光筒左侧的元件,调节光源高度,使光束能直接沿遮光筒轴线把屏照亮;

②按合理顺序在光具座上放置各光学元件;

③用米尺测量双缝到屏的距离;

④用测量头(其读数方法同螺旋测微器)测量数条亮纹间的距离。

关于上面操作步骤②中应注意的问题正确的是(  )

A.
使各元件的中心位于遮光筒的轴线上
B.
单 缝和双缝间距大约为5~10 cm
C.
单缝和双缝应互相垂直
D.
单缝和双缝应互相平行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2005年诺贝尔物理 学奖授予对激光研究作出杰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如图所示是研究激光相干性的双缝干涉示意图,挡板上有两条狭缝S1、S2 , 由S1和S2发出的两列波到达屏上时会产生干涉条纹。已知入射 激光波长为λ,屏上的P点到两缝S1和S2的距离相等,如果把P处的亮条纹记作第0号亮纹,由P向上数与0号亮纹相邻的条纹为1号亮纹,与1号亮纹相邻的亮纹为2号亮纹,设P1处的亮纹恰好是10号亮纹,直线S1P1的长度为r1 , S2P1的长度为r2 , 则r2-r1等于(  )

A.
B.
10λ
C.
20λ
D.
40λ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一钠灯发出的波长为589nm的光,在距双缝1.00m的屏上形成干涉图样。图样上相邻两明纹中心间距为0.350cm,则双缝的间距为 (  )
A.
2.06×10-7m
B.
2.06×10-4m
C.
1.68×10-4m                        
D.
1.68×10-3m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绿光通过单缝S后,投射到具有双缝的挡板上,双缝S1和S2与单缝的距离相等,光通过双缝后在与双缝平行的屏上形成干涉条纹。屏上O点距双缝S1和S2的距离相等,P点是距O点最近的第一条亮条纹。如果将入射的绿光换成红光或蓝光,讨论屏上O点及其上方的干涉条纹的情况 是:①O点是红光的亮条纹;②红光的第一条亮条纹在P点的上方;③O点不是蓝光的亮条纹;④蓝光的第一条亮条纹在P点的上方。其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①②正确
B.
只有①④正确
C.
只有②③正确
D.
只有③④正确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如图所示是实验装置示意图,甲图是用绿光进行实验的,光屏上观察到的条纹情况,a为中央明纹;乙图为换另一种颜色的单色光进行实验时观察到的条纹情况,b为此时中央明条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图可能是用红光实验产生的条纹,表明红光波长较长
B.
乙图可能是用紫光实验产生的条纹,表明紫光波长较长
C.
乙图可能是用紫光实验产生的条纹,表明紫光波长较短
D.
乙图可能是用红光实验产生的条纹,表明红光波长较短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中间明条纹(零级明条纹)到双缝的路程差为零,那么从双缝到第三级明条纹之间的路程差是(  )

A.
1.5λ
B.
C.
2.5λ
D.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二、填空题
如图所示,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光具座上放置的光学元件依次为①光源、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遮光筒、⑥光屏。对于某种单色光,为增大相邻亮纹(暗纹)间的距离,可采取________或________的方法。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在观察光的双缝干涉现象的实验中:

①将激光束照在如图乙所示的双缝上,在光屏上观察到的现象是图甲中的________。

②换用间隙更小的双缝,保 持双缝到光屏的距离不变,在光屏上观察到的条纹宽度将________;保持双缝间隙不变,减小光屏到双缝的距离,在光屏上观察到的条纹宽度将________。(以上均选填“变宽”“变窄”或“不变”)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图甲是利用双缝干涉测某单色光波长的实验装置。测得双缝屏到毛玻璃屏的距离为0.2m、双缝的距离为 0.4mm。图乙是通过该仪器的观测装置看到毛玻璃屏上的干涉图样,其中1、2、3、4、5…是明条纹的编号。图丙、图丁是利用该仪器测光的波长时观察到的情景,图丙是测第1号明条纹的位置,此时观测装置上千分尺的读数为________ mm,图丁是测第4号明条纹的位置,此时观测装置上千分尺的读数为________ mm。根据上面测出的数据可知,被测光的波长为________ nm。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三、实验题
现有毛玻璃屏A、双缝B、白光光源C、单缝D和透红光的滤光片E等光学元件,要把它们放在如图所示的光具座上组装成双缝干涉装置,用以测量红光的波长。

1、
将白光光源C放在光具座最左端,依次放置其他光学元件,由左至右,表示各光学元件的字母排列顺序应为C、________、A。

2、
本实验的实验步骤有:

①取下遮光筒左侧的元件,调节光源高度,使光束能直接沿遮光筒轴线把屏照亮;

②按合理顺序在光具座上放置各光学元件,并使各元件的中心位于遮光筒的轴线上;

③用米尺测量双缝到屏的距离;

④用测量头(其读数方法同螺旋测微器)测量数条亮纹间的距离。

在操作步骤②时还应注意________和________。

3、
将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亮纹中心对齐,将该亮纹定为第1条亮纹,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甲所示。然后同方向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6条亮纹中心对齐,记下此时图乙中手轮上的示数________mm,求得相邻亮纹的间距Δx为________mm。

4、
已知双缝间距d为2.0×10-4 m,测得双缝到屏的距离l为0.700m,由计算公式λ=________,求得所测红光波长为________mm。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在“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
以线状白炽灯为光源,对实验装置进行了调节并观察实验现象后,总结出以下几点:

A.灯丝和单缝及双缝必须平行放置

B.干涉条纹与双缝垂直

C.干涉条纹疏密程度与双缝间距有关

D.干涉条纹间距与光的波长有关

以上几点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________。

2、
当测量头中的分划板中心刻线对齐某条刻度线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所示,该读数为

________mm。

3、
如果测量头中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干涉条纹不在同一方向上,如图所示。则在这种情况下测量干涉条纹的间距Δx时,测量值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实际值。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四、解答题
利用条纹间距与波长的关系式Δx=λ来推测用白光做双缝干涉实验时,干涉图样的特点.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用氦氖激光器进行双缝干涉实验,已知使用 的双缝间的距离d=0.1mm,双缝到屏的距离L=6.0m,测得屏上干涉条纹中亮纹的间距是3.8cm,氦氖激光器发出的红光的波长λ是多少?

假如 把整个装置放入折射率是 的水中,这时屏上的条纹间距是多少?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用单色光照射双缝,双缝间距等于0.06 cm,缝到屏的距离为1.5 m,若测得屏上7条亮条纹之间共相距9.0 mm,则此单色光的波长是多少?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1801年,托马斯·杨用双缝干涉实验研究了光波的性质。1834年,洛埃利用单面镜同样得到了杨氏干涉的结果(称洛埃镜实验)。洛埃镜实验的基本装置如图所示,S为单色光源,M为一平面镜。设光源S到平面镜的垂直距离和到光屏的垂直距离分别为aL , 光的波长为λ , 在光屏上形成干涉条纹。试分析说明为什么会在光屏上形成干涉条纹,并写出相邻两条亮纹(或暗纹)间距离Δx的表达式。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如图所示,在双缝干涉实验中,S1和S2为双缝,P是光屏上的一点,已知P点与S1、S2距离之差为2.1×10-6m,分别用A、B两种单色光在空气中做双缝干涉实验,问P点是亮条纹还是暗条纹?

1、

已知A光在折射率为1.5的介质中波长为4×10-7m;

2、

已知B光在某种介质中波长为3.15×10-7m,当B光从这种介质射向空气时,临界角为37°;

3、

若让A光照射S1,B光照射S2,试分析光屏上能观察到的现象。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声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仅供用户内部交流学习使用,若内容存在侵权,请点击举报删除。
贡献者: 轩宇
通过疯狂刷题APP扫码登录
免费查看答案
使用
疯狂刷题APP
打开[我的-扫一扫]
疯狂刷题
www.yex.ink
疯狂刷题让你轻松应对各种考试
注: 请使用疯狂刷题APP扫码登录 (其他工具扫码无效)
口碑级应用
疯狂刷题APP
在各大应用市场均可下载
title
content
不再提示
确定
关闭
题干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