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历史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许多研究罗马帝国衰亡的历史学家,所关注的多是帝国的西半部地区。事实上,在罗马帝国的东半部,尽管时有动荡,但这里没有被征服,而是又延续了一千年之久。关于东西罗马帝国的衰亡,表述有误的是

A.

3世纪之后,西罗马帝国陷入危机

B.

7世纪之后,东罗马帝国盛况不再

C.

日耳曼人入侵是导致东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共同原因

D.

东西罗马帝国都因巨大的军事防御压力而消耗资源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哈里发”意为“安拉在大地设置的代理人”,为阿拉伯帝国最高政治、宗教领袖的称谓。由此可知

A.

阿拉伯人全都信奉基督教

B.

阿拉伯人以宗教向外扩张

C.

哈里发是世俗政权的主宰

D.

阿拉伯帝国实行政教合一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12世纪末,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下列表述符合该时期日本史实的是

A.

武士集团对天皇绝对效忠

B.

以庄园制度为经济基础

C.

逐步建立起中央集权体制

D.

冶铁技术开始传入日本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9世纪初,阿拉伯帝国的哈里发鼓励并组织对希腊古典哲学的大规模翻译活动。柏拉图、托勒密、盖伦、希波克拉底等大批希腊人、印度人和波斯人的哲学、科学和医学名著的译本经整理、注释之后,相继问世。可见,阿拉伯帝国

A.

推动了西方人文精神的复兴

B.

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C.

积极吸收被征服地区的文化

D.

奉行较为开明的文化政策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世界历史上,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的不同特征,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兴起了一个个有影响的大帝国。下列帝国按兴起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奥斯曼帝国、波斯帝国、拜占庭帝国、亚历山大帝国

B.

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

C.

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波斯帝国、拜占庭帝国

D.

波斯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亚历山大帝国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伊斯兰教禁止活埋女婴,主张妇女有财产继承权,提倡赈济贫民,向孤儿、乞丐和过路人施舍;主张停止部族之间的血亲复仇;限制高利贷,善待和释放奴隶。这些主张

A.

具有明显的时代局限

B.

促进了社会的昌盛繁荣

C.

结束了教派仇杀

D.

具有人文关怀,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它以王后给国王讲故事为线索,把几百个故事串联起来。这些故事分别来自印度、埃及、波斯和两河流域等地,这反映了

A.

阿拉伯帝国是当时世界上唯一强大的帝国

B.

都城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C.

阿拉伯文化对古代世界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D.

王后曾游历过印度、埃及、两河流域地区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2019年的日本新年号出自日本传统古籍《万叶集》中的“初春令月,气淑风和”,不过从“大化”开始,日本共有247个年号出自中国古籍。大化年间,通过学习中国的文化与典章制度,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

A.

天皇从此掌握了国家实权

B.

缓和了各种矛盾,稳定了政局

C.

全面引进了中国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

D.

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据《隋书东夷倭国传》记载,大业三年,倭国派小野妹子使隋,国书拾头为“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炀帝大为不快,吩咐“蛮夷书有无礼者,勿复以闻”。次年,小野妹子再度来访,国书抬头为“东天皇敬白西皇帝”。炀帝依然不快。这反映了日本

A.

大化改新后国力增强

B.

注重外交策略的灵活调整

C.

已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D.

希望建立对等的国家关系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吴于廑、齐世荣在《世界史》里说:“阿拉伯帝国领域内的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印度、叙利亚和埃及等地,都是古代东西方文化荟萃的地区。阿拉伯帝国历代统治者……不分宗教畛域,不拘泥意识形态的差异,不惜重金延聘人才,尊重和奖掖各界学者”。这体现了阿拉伯文化的特征是

A.

融合与吸收

B.

交流与改造

C.

模仿与超越

D.

传承与复兴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在多数印度传统村落中,居民按等级居住在特定的区域内。这种村落构造俨然是一个个简单的独立共和国,因而当地居民时常无视中央王朝的差遣。这一状况

A.

加快了古代印度国家社会阶层的流动

B.

助长了古代印度地方势力的分裂割据

C.

导致古代印度国家频繁遭受外族入侵

D.

源于古代印度居民的信仰缺乏凝聚力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阿拉伯帝国的制度基本继承了拜占庭帝国和波斯帝国的传统,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在帝国一度流行。古埃及、波斯、印度、欧洲等地的民间故事被阿拉伯人接受和融汇为《一千零一夜》。这体现了阿拉伯

A.

缺少对文明的创新

B.

文明影响广泛深远

C.

文明发展的开放性

D.

推动东西文化交流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印度人强调因果,原因加上行动就是结果,果是因在另一个时间的体现。印度人产生了四大皆空的思想。梵语语法上说,一切名词都来自动作,那些摸得着、看得见的东西,究其根本不过是一些动作或状态的结果罢了。这体现了

A.

印度人的思想深受宗教的影响

B.

印度的政治生活运行模式

C.

佛教的产生来自对印度教的反思

D.

印度人民的生活状况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9世纪时,阿拉伯帝国的一些金银兑换钱庄开始经营放款、汇兑业务。帝国商人设计出完善的支票和信息用票,支票持有者可以在帝国的遥远城市兑换现金。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当时阿拉伯帝国

A.

商品经济较为活跃

B.

国际贸易特别兴盛

C.

工商业是主导产业

D.

纸币受到民众欢迎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据《阿拉伯通史》记载,巴格达的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和丝绸,有从印度运来的香料,有从中亚细亚和突厥运来的宝石和奴隶,有从俄罗斯运来的蜂蜜,有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这表明在当时

A.

阿拉伯帝国是世界最强大的帝国

B.

巴格达拥有世界最庞大的商队

C.

阿拉伯地区是世界贸易的中心

D.

巴格达市场中货物的种类繁多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二、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文学史上,著名的史诗有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包括《奥德赛》《伊利亚特)》,而印度最著名的史诗是《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这些史诗都是由游吟诗人歌唱,口耳相传留下的,可以视为最早的诗歌。也就是说这些诗是变化的,根据时代和听众的反映不同而发展。

——摘编自《古代印度史诗:<罗摩衍那〉》

材料二  在民间文学的宏伟巨著中,《一千零一夜》是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这些故事极其完美地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意愿陶醉于“美妙诱人的虚构”,流畅自如的语句,表现了东方民族埃及人、波斯人、印度人一美丽幻想所具有的力量。

——高尔基

材料三  在欧洲文化凋敝的时期,阿拉伯人从被他们征服的亚里山大里亚、大马士革等地搜集了古希腊典籍,还从拜占庭收买古希腊手稿,并把它们翻译成阿拉伯文。阿拉伯人非常尊敬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有些阿拉伯学者为了使自己的著作得到重视,竟然假托它们是古希腊人的著作。

——摘編自《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和古印度史诗的相同之处。

2、

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世纪的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3、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文化发展的认识。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亚历山大帝国和阿拉伯帝国)

材料一  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继承王位以后立即开始了对波斯帝国的征服战争。十年征战,亚历山大不仅将原来波斯帝国的版图据为己有,而且有所扩大。从地中海到印度河,从黑海、里海、咸海到阿拉伯海、波斯湾、红海,几乎都被囊括在他的帝国之下。东征之时,亚历山大就抱有一种把“已知人类居住世界”联合为一体,建立大同社会的愿望。他不仅随军带有专家学者,而且还资助他们进行科学研究工作,亚历山大的所作所为无疑加深了东西方之间彼此的了解,为新的希腊化文化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

——摘编自杨俊明《古代帝国与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传播》

材料二  在公元634年到公元750年,阿拉伯人建立起一个西起比利牛斯山脉,东至中国边境的帝国。阿拉伯的地域扩张刺激了经济的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进入了繁荣时期。阿拉伯本来就处于东西方贸易的交通要道,帝国建立后的经济繁荣又使阿拉伯商人的足迹踏遍了亚、非、欧三洲。商业贸易频繁交往的同时,科学文化的交流也大大加强了。阿拉伯的统治者对异族文化的宽容态度促成了中世纪阿拉伯科学的进步。……在历史上,阿拉伯文化对欧洲科学的发展也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摘编自纳忠《阿拉伯通史》,彭树智《阿拉伯国家史》等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后采取的主要举措。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亚历山大帝国、阿拉伯帝国统治范围的共同特点。概要说明阿拉伯帝国能够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条件。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声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仅供用户内部交流学习使用,若内容存在侵权,请点击举报删除。
贡献者: 张翠平
通过疯狂刷题APP扫码登录
免费查看答案
使用
疯狂刷题APP
打开[我的-扫一扫]
疯狂刷题
www.yex.ink
疯狂刷题让你轻松应对各种考试
注: 请使用疯狂刷题APP扫码登录 (其他工具扫码无效)
口碑级应用
疯狂刷题APP
在各大应用市场均可下载
title
content
不再提示
确定
关闭
题干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