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五课和同为一家同步练习题
一、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五课和同为一家同步练习题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指生活在中原的汉族),贱夷狄(指少数民族),朕独爱之如一。”这句话反映了唐太宗在哪方面的思想(   )

A.
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才
B.
选用良吏,提高行政效能
C.
实行恩威并施政策,改善民族关系
D.
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在唐朝初期,有一位皇帝深深地赢得了北方各民族的拥戴。在这位皇帝生前,各族首领尊奉他为各族的领袖──“天可汗”,这位皇帝是(   )

A.
唐中宗
B.
唐玄宗
C.
武则天
D.
唐太宗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联独爱之如一。”他在位期间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重大举措是(   )

①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带去了生产技术书籍和谷物、蔬菜种子

②对东突厥各部首领给予优厚待遇,仍令他们管理旧部

③册封皮罗阁为云南王,把手工业技术传到南诏

④接待渤海人来长安学习汉族文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贞观后期,回纥各部请求开辟一条“参天可汗道”,即从唐朝通往回纥的大道,唐太宗应允,并在沿途设立驿站几十处。“参天可汗道”的历史作用有( )

①为民族间商旅贸易提供方便 ②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 ③加强了与欧洲、非洲的往来 ④有利于边疆开发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史载唐太宗时,有大臣奏请修复长城,太宗一笑置之。太宗不修长城的理由应是(  )

A.
唐初北方无边患
B.
长城已失去防御能力
C.
唐朝国力虚弱,无财力支持
D.
开明的民族政策使民族关系融洽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和唐朝“和同为一家”的少数民族首领是(    )

A.
松赞干布
B.
耶律阿保机
C.
完颜阿骨打
D.
禄东赞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写道:“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其中的“文皇”是指()

A.
汉文帝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唐玄宗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小明暑假期间去西部实地感受大开发的情况,顺路参观了大昭寺内的文成公主像,请你据此判断他去的是以下哪个城市?(    )

A.
成都
B.
兰州
C.
西宁
D.
拉萨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下图是大型历史剧《贞观长歌》里的主人公,看过这部电视剧的都对他的统治政策广为称赞,当时他针对少数民族采取的政策是(   )

A.
推行专制统治
B.
平等对待各民族
C.
派兵征服各民族政权
D.
禁止同其他民族交往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以下有关唐朝与边疆少数民族交往联系的史实,叙述不确切的是(    )

A.
唐太宗时在西突厥地区设置安西都护府
B.
唐太宗先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后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
C.
唐玄宗册封过回鹘、粟末靺鞨的首领
D.
“和同为一家”是吐蕃赞普在给唐朝皇帝的上书中的话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以下对下图文物所含信息解读准确的是()

A.
它见证了唐蕃友好交往
B.
它见证了唐朝的对外开放
C.
它见证汉匈团结友好
D.
它记录了遣唐使的来华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我国的重要民族政策。以下遗迹中最能体现国内民族团结友好的是(     )

A.
秦兵马佣遗址
B.
大昭寺会盟碑
C.
唐招提寺鉴真坐像
D.
敦煌莫高窟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以下事件中,不属于唐朝对外关系的是(     )

A.
玄奘西游
B.
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皇帝,说唐蕃已经“和同为一家”
C.
鉴真东渡日本
D.
新罗派使节和留学生到唐朝学习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材料中的“文皇”指的是(   )

A.
唐高祖
B.
唐太宗
C.
唐玄宗
D.
武则天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今维吾尔族的祖先是(   )

A.
吐蕃人
B.
南诏人
C.
回纥人
D.
突厥人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疆里虽重海,车书本一家。”反映了(   )

A.
吐蕃与唐朝的密切关系
B.
北宋人民与契丹人民的友好往来
C.
粟末靺鞨与唐朝的密切关系
D.
西域各族对西汉的向往与敬慕之情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下列事件与唐玄宗有关的是(   )

①文成公主入藏②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③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①③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气势宏伟的千寻塔,体现了_____少数民族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   )

A.
回纥
B.
靺鞨
C.
吐蕃
D.
南诏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下列不属于唐与周边各族人民友好交往影响的是(   )

A.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日臻巩固
B.
造就了唐代的开明
C.
导致了唐朝由盛转衰
D.
促进了唐朝经济的繁荣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阅读下列材料:“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请回答:

1、
这句话是谁说的?他被少数民族称为什么?

2、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
它表达了"朕"的什么民族政策?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材料:“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

请回答:

1、
文中的“文皇”指的是谁?“夷狄”指的是谁?“我国都”指现在的什么地方?


2、
说说“天可汗”的含义。


3、
“夷狄千群趋”、“献号天可汗”的原因是什么?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今天文成公主来西藏,狮子进了大森林,孔雀落在大平原,不落的太阳高高升起,西藏从此幸福太平 ……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的“中华”与“朕”分别指谁?

2、
哪个少数民族首领娶了文成公主?歌谣为什么说文成公主入藏使西藏从此幸福太平?根据所学知识举例说明。

3、
这两则材料反映了唐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如何?对我们今天有何借鉴意义?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曾长期领先于世界,以唐朝为最。唐朝前期出现了治世、盛世的局面,经济发展、对外交往活跃、国内民族融合、文化辉煌。

材料二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1、
材料中所说的“唐朝前期出现的治世、盛世局面”是指哪些?分别是哪位皇帝在位时期?这些盛世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
除上述两位皇帝外,“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称赞的是哪位皇帝?他们三人有哪些相同的治国措施?

3、
材料二中的“中华”、“夷狄”分别指什么?“朕”是谁?这种开明的民族政策促使国内出现了什么局面?

4、
请举一个国内民族融合的事例。

5、
唐朝前期盛世局面的出现对我们今天有何启示?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阅读下面材料:

贞观十五年……会礼部尚书、江夏郡王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于吐蕃,弄赞率其部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见道宗,执子婿之礼甚恭。既而叹 大国服饰礼仪之美,俯仰有愧沮之色。及与公主归国,谓所亲曰:“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遂筑 城邑,立栋宇以居处焉……自亦释毡裘,袭纨绮,渐慕华风。仍遣酋豪子弟,请入国学,以习《诗》《书》。又请中国识文人典其表疏。——引自《旧唐书》

1、
“弄赞”是指谁?“子婿之礼”是什么意思?
2、
“当为公主筑一城”指的是哪一城的什么宫?
3、
上述材料中二人结亲产生什么影响?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声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仅供用户内部交流学习使用,若内容存在侵权,请点击举报删除。
贡献者:
通过疯狂刷题APP扫码登录
免费查看答案
使用
疯狂刷题APP
打开[我的-扫一扫]
疯狂刷题
www.yex.ink
疯狂刷题让你轻松应对各种考试
注: 请使用疯狂刷题APP扫码登录 (其他工具扫码无效)
口碑级应用
疯狂刷题APP
在各大应用市场均可下载
title
content
不再提示
确定
关闭
题干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