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加入碘水 ②通入Cl2 ③用CCl4萃取 ④过滤
①Cl2-做消毒剂 ②AgBr-制胶卷、感光纸
③AgI-人工降雨 ④碘酸钾-制作加碘盐
⑤淀粉-检验I2的存在 ⑥NaClO-漂白纺织物
SO3 |
向FeCl2溶液中加入氯水,氯水中起作用的主要微粒是_________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 。
向AgNO3溶液中加入氯水,氯水中起作用的主要微粒是_________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 。
向氯水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起作用的微粒是_________ ;然后又褪色,起作用的微粒是_________ 。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通入的氯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
所得固体的成分及各自物质的量。
产生的Cl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Cl2)为_________(可填写体积范围);
产生的AgCl沉淀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假设盐酸不挥发,且产生的Cl2的物质的量为a mol)。
制备氯气选用的药品为漂粉精固体和浓盐酸,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
同时装置B亦是安全瓶,监测实验进行时C中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B中的现象:_________。
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Ⅰ、Ⅱ、Ⅲ依次放入物质的组合是_________(填编号)。
编号 | a | b | c | d |
Ⅰ | 干燥的有色布条 | 干燥的有色布条 | 湿润的有色布条 | 湿润的有色布条 |
Ⅱ | 碱石灰 | 硅胶 | 浓硫酸 | 无水氯化钙 |
Ⅲ | 湿润的有色布条 | 湿润的有色布条 | 干燥的有色布条 | 干燥的有色布条 |
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的非金属性。反应一段时间后,打开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装置E中,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该现象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溴的非金属性强于碘,原因是_________。
有人提出,装置F中可改用足量的NaHSO3溶液吸收余氯,试写出相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
请判断改用NaHSO3溶液是否可行?_________(填“是”或“否”)。
上述装置中各仪器从左至右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接_________接_________接_________接_________接_________接_________。
E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G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D中的现象为_________,B中的现象为_________。
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B中_________,G中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