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8课《赤壁赋》同步测试
一、基础攻坚。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孔雀东南飞》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它与北朝民歌《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
B.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集,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的《文选》,刘勰在《文心雕龙》里称其为“五言之冠冕”。
C.
苏轼被贬至黄州做团练副使时,曾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之战”古战场,同时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后赤壁赋》。我们学习的就是苏轼更为有名的《后赤壁赋》。
D.
《离骚》是战国时期楚国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下列句子中的“焉”的用法和意义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反诘语气             呢)
B.
或师焉,或不焉。《师说》(结构助词 句中停顿              不译)
C.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阿房宫赋》(词尾    形容词、副词词尾)
D.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赤壁赋》(句中停顿              不译)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下列各句中,与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A.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
B.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诗经·静女》)
C.
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林觉民《与妻书》)
D.
灭六国者,六国也(杜牧《阿房宫赋》)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劝学》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人称荀卿,主张“人性本恶”今存《荀子》是有荀子及其门人所著。
B.
《师说》韩愈字退之,人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谥文,后人又称韩吏部、韩文公,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称“文起八代之衰”,有《昌黎先生集》
C.
《江南的冬景》郁达夫,原名郁文,作品有《沉沦》《屐痕处处》
D.
《赤壁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人,南宋,在谪居黄州期间,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下列各句,与“沛公安在?”句式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
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B.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
C.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
D.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在形式上以四言为主,多使用赋、比、兴的手法。
B.
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我们学过的课文《荆轲刺秦王》就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C.
苏轼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被贬黄州后创作的《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历来为人称颂。
D.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散文家、诗人,他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如《背影》《荷塘月色》《春》等。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下列名句默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B.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     (苏轼《赤壁赋》)
C.
江间波浪连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杜甫《秋兴》)
D.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辛弃疾《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下 列句子中加线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举酒客(zhǔ)                 焉,月出于东山之上(shǎo)
B.
倚歌而之(hè)                桂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zhào)
C.
泣孤舟之妇(lí)       酒临江,横槊赋诗(shī)
D.
渔樵于江之上(zhǔ)           是造物者之无尽也(cánɡ)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赤壁赋》一文中的“明月之诗”“窈窕之章”是指(   )
A.
“明月之诗”指《诗经·陈风·月出》。这首诗的第一章,有“舒窈纠兮”一语(古时“窈纠”与“窈窕”音相近),所以称“窈窕之章”。
B.
“明月之诗”指作者自己写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诗。这是一篇借物抒情之作,开篇就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之句;“窈窕之章”同a项所说。
C.
“明月之诗”指李白的诗歌。李白诗篇中有很多写月的诗句,“窈窕之章”指李白《登泰山诗·其二》中“黄河从西来,窈窕入远山”之句。
D.
“明月之诗”“窈窕之章”泛指一切歌咏山川风物.寄情于物.借物抒怀的优美诗文。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下面的古诗文名句默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故国神游,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B.
青山隔送行,疏林不作美,淡烟暮霭相遮蔽。(王实甫《西厢记》)
C.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楚辞》)
D.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轼《赤壁赋》)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选出下列对“辞”解释错误的一组(      )
A.
臣具表以闻,不就职  就:赴任、到任视事     《陈情表》
B.
见有死,知其当然         就:于是               《与尹师鲁第二书》
C.
予亦睡                    就:接近                  《后赤壁赋》
D.
而世务卒卒,此志莫  就:实现               《荔枝赋并序》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屈原,名平,字原,其代表作《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而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是《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为“乐府双璧”。
B.
苏轼,字子由,号东坡居士,其散文代表作《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创于贬谪黄州时期;而与苏轼同时代的王文公,字介甫,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
王羲之,字逸少,善书法,有“书圣”之称;同是东晋文士,陶潜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D.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又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表现手法上分为风、雅、颂,与赋、比、兴合称“六义”。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是 (     )
A.
“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B.
要了解小说中动作描写的重要,该读一读老舍的话:“当你写到喜剧性强的地方,最好不要写他的心理活动而要叫他用行动说话,表现他的精神面貌。”(《人物语言及其他》,引自《小说创作论荟萃》,长江文艺出版社。)
C.
《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写作时间相隔三个月,一为“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秋天,一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冬景,两篇文章各有千秋。
D.
讲述一件事,希望人了解;阐述一道理,希望人明白;提出一请求,希望人应允;这就是交际的目的。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选出都属唐宋八大家的作品的一组(    )

①《六国论》  ②《师说》 ③《伶官传序》 ④《卖油翁》  ⑤《前赤壁赋》 ⑥《阿房宫赋》  ⑦《过秦论》 ⑧《念奴娇·赤壁怀古》  ⑨《惠崇<春江晚景>》 ⑩《黔之驴》

⑾《答司马谏议书》 ⑿《岳阳楼记》

A.
①③④⑥⑨⑿
B.
②④⑥⑧⑩⑿
C.
①③⑤⑦⑨⑾
D.
①②③⑧⑨⑩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选出下列对“卒”解释错误的一项(   )
A.
今尚书恣为暴。              卒:门客       《段太尉逸事状》
B.
盈虚者如彼,而莫消长也。    卒:最         《赤壁赋》
C.
五万兵难合。         卒:仓猝       《赤壁之战》
D.
年六十二,永和四年。        卒:死亡       《张衡传》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二、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的内容。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________ ,________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造化钟神秀,________ 。荡胸生层云,________ 。 (杜甫《望岳》)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下面的一段文字中有四处错别字,把它们找出,然后改正。

生活中总会有一些压力、一些锁碎,让我们身心劳累。而当你站在险峰远远地望去,所有蜿蜒的葱笼挺拔的山峰和丛丛簇簇开在石缝的花朵,都将是一种令人振愤的希望。前方的路,仅管布满荆棘,但生命本真的意义,却使你永远无法停下,也无法回顾,只有坦然前行。

将:________  改为:________          将:________    改为:________    

将:________  改为:________          将:________    改为:________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_______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________ 又何羡乎! (苏轼《赤壁赋》)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 。怨灵修之浩荡兮,________ 。(屈原《离骚》)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 , ________ ,________ ,不绝如缕。(苏轼《赤壁赋》)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三、同步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练习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字词。

①苏子愀然         ②山川相,郁乎苍苍 

飞仙以遨游     ④知不可乎骤得  

盈虚者如彼       ⑥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2、

翻译下面的语句。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3、

在第二段文字中,作者是怎样说理并表达情怀的?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四、语言表达题。
阅读下段材料回答问题:

    苏轼的内心与渔樵文化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他因为乌台诗案被贬往黄州,经历了人生中的最黑暗时期。但是,也正是人生中的这一次遭遇,让苏轼更加接近真实的社会,更加接近真实的自己。这一时期的苏轼,仿佛比其他任何时候都更加明白,自己所伤怀的功业无成,其实是因为建功无门。此外,苏轼的黄州生活经历,除了与黄州一带名士山川之间深得心意的交游,甚至还曾躬耕于黄州东坡,可能确实过了一段“渔樵”生活。他那兼有自谑、自得意味的自号“东坡居士”据说也即由此而来。由此看来,被贬黄州时期的作品中时时出现的“主”“客”,既是文学体式的一种标志,其实也是苏轼自觉省视个人命运的心理反应。应该说,被贬黄州同时成就了苏轼的文学高度和哲学高度。                  

(取材于肖亦若《被贬黄州的苏东坡》,有删改)

如何理解苏轼内心的“渔樵”观?结合《漫话“渔樵”》以及链接文字,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声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仅供用户内部交流学习使用,若内容存在侵权,请点击举报删除。
贡献者: ZZoouu~~
通过疯狂刷题APP扫码登录
免费查看答案
使用
疯狂刷题APP
打开[我的-扫一扫]
疯狂刷题
www.yex.ink
疯狂刷题让你轻松应对各种考试
注: 请使用疯狂刷题APP扫码登录 (其他工具扫码无效)
口碑级应用
疯狂刷题APP
在各大应用市场均可下载
title
content
不再提示
确定
关闭
题干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