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第3课《短诗五首》同步测试
一、积累运用
下列对诗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合语境的一项是(    )
A.
霜风(刺骨寒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选自沈尹默《月夜》)
B.
我窨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背后议论他人是非的话)。(选自戴望舒《萧红墓畔口占》)
C.
明月装饰(点缀、装点)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选自卞之琳《断章》)
D.
郊原(原野)如海,房舍如舟。(选自芦荻《风雨吟》)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长时间的航海生活,难免不使人感到枯燥和寂寞,也特别思念亲人。
B.
“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经过7年的发展和培育,已成为家喻户晓的金品牌。
C.
小说《红岩》出色地塑造了共产党员江姐、陈然、许云峰等人的英雄事迹。
D.
近日,由共青团中央主办的2018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推选活动结果揭晓。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下面对《断章》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诗中形象地揭示了人与“风景”的关系,人不仅是“风景”(即大自然)的组成部分,而且是“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景”里有了“人”“风景”才会有灵气,才更生动。
B.
人不自觉地充当了景中的人而被他人欣赏,人也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在人生的舞台上,人往往想成为主动者,孰料常处于地位。
C.
全诗四行,分为两个段落,分别静态地呈现一幅画面;一是白天的景象,一是夜晚的景象,诗歌在一种被分割而又体现出统一的生活时空上创造意象,这种构思方式取得了以少胜多,以简写繁的艺术效果。
D.
在“楼上人”的眼里,“你”比“风景”更美;在“楼上人”的心目人,“你”的皎洁妩媚胜过了“明月”。全诗虽无一个“美”,而“美”的形象却从读者的想象中凸显出来。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畔(mò)    寂(mò)    沈尹(mò)
B.
(zhàn)    漫(màn)    之琳(biàn)
C.
(dí)    手(duò)    风雨(yín)
D.
饰(zhuāng)    言(huǎng)    鲁达(niè)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下列对课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月夜》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突出特点是意境的创造,显得清新质朴,含而不露。
B.
《风雨吟》一诗中,“大地风雨的海”是一个独特的意象,它实际上是诗人用主观情绪折射客观现象所得到的结果。
C.
《断章》虽然只有四句,但它却写出了世间人事的相互独立、相互作用的关系。
D.
《萧红墓畔口古》一诗中,首句中诗人“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专程来拜谒萧红墓,足见诗人对她友情之深挚。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给下面的形近字组词。

尹________

萧________

墓________

卞________

绊________

慌________

君________

箫________

暮________

卡________

畔________

谎________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二、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古诗

遣兴

[清]袁枚

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

阿婆还是初笄女 , 头未梳成不许看。

[注释]①爱好(hǎo):追求艺术价值高的诗作。②初笄(jī)女:刚成年的女子。

1、
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什么诗?


2、
谈谈你对“阿婆还是初笄女”的理解。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阅读卞之琳的《断章》一诗,完成小题。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1、
第一,二句诗中的“你”有哪两个身份?其抽象意义是什么?
2、
本诗蕴含着什么道理?请简要说说。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阅读戴望舒的《萧红墓畔口占》一诗,完成小题。

萧红墓畔口占

戴望舒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1、
首句中的“寂寞”一词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2、
诗中说“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由标题中的“墓畔”一词可知应是“坟头”,为什么诗人说成“头边”?
3、
结句“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蕴含的感情最丰富,请说说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阅读沈尹默的《月夜》一诗,完成小题。

月夜

沈尹默

霜风呼呼的吹着,

月光明明的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1、
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月夜图景,请用你自己的语言将这幅月夜图描绘出来。
2、
“却没有靠着”最能表现诗的主旨,试说说你的感悟。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三、现代文阅读
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目光里的松阳

彭程

    ①“按节下松阳,清江响铙吹。”诗人王维的诗句给深藏在浙西南群山中的松阳注入了一种悠久厚重的历史感。僻远的地理位置,让松阳有幸保存下众多的古村落,也保存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②这里,蓝天白云是天空的常态,缭绕的云雾是山中的常客;溪水澄碧清亮,茶园舒缓开阔,桂花浓香飘逸。行走于山水间,仿佛置身于一幅立体的水墨长卷中。更为可贵的是,这巨幅山水画中,保留了一百多座格局完整的传统村落。这些山水环绕、林木蓊郁的村落,依据地形的不同,或倚靠青山,或襟带绿水,或俯瞰幽谷,散布在县境各处。

    ③来到村头,或者是一道溪流,溪水汩汩有声,清净见底;或者有一棵甚至几棵高大粗壮的古树,伸展的树冠遮住了一大片地面。再向里走,街巷里大青石铺就的石径弯曲幽深,石径的边沿和墙脚交界处,覆盖着一层湿滑的绿苔;街巷两侧分布着宗祠、水井、水槽、晒谷坛……这些在别处早已经消亡的典型的农村建筑和器具,仿佛一位位耄耋老者,虽历经沧桑却安然无恙。随意推开一扇老旧的门板,走进一座老宅,都会看到曲折的廊道、萦回的天井,地面的方砖大半已经龟裂,纹路纷乱;房屋里外上下,石雕、木雕或彩绘到处可见,构图生动,笔法细腻,堪称精美的艺术品。

    ④古村落弥漫着传统美学的韵味和情致,同时,在种种美的样貌形态背后,还有丰厚的蕴含。石雕、木雕和彩绘,内容多取材于神话传说或传统典籍,八仙过海、岁寒三友、松下问童子、鲤鱼跳龙门……有祝祷的寓意,有教化的作用;“耕读传家”被刻写在无数古宅老院的匾额上,并扩展成“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镌刻于楹柱上,让孩子们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杨家堂村是明代开国第一文臣宋濂后裔聚居地,文风昌盛,绵延不衰,这不能不说是先人的文魂引领的结果。古村落中这些传承数千年的文化价值,滋润着一代代人的灵魂。

    ⑤仿佛是上天的特意安排,在遥远宁静的群山之间,安放一种古朴传统的美好,让人们真切地领悟到什么才是诗意的生存。今天,这里的人们也没有辜负上苍的厚爱。

    ⑥西屏街是一条明清老街,长约两公里,青石板的街路两旁,鳞次栉比地排列着下店上宅式的几十家二层木结构店铺。通过设施改建,西屏街既提高了居住舒适度,又较为完好地保存了当年的样子,堪称街区“活态传承”的样本。位于半山腰处的平田村,在古村落改造中强调“原真性保护”,二十八幢老屋被改建成不同档次的民宿,以品位不俗、知名度高吸引着大批的游客。

    ⑦但是,现代化浪潮席卷之处,一应城市乡村都无所逃遁。这样的古村落在不少地方或者被拆除,或者住户被迁走,只留下徒有“古老”外壳、毫无“人气”的所谓的旅游项目。喧嚣和躁动,忙乱和焦虑,速度和效益,织就一张无形巨网,让人们灵性窒息,疲惫不堪。相形之下,这里静谧古雅的氛围、诗意的生活方式和浓郁的人文气息,便愈发显得可贵。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
阅读第③段,完成下面的表格。

顺序

景物

村头

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

石径,宗祠、水槽等建筑和器具

老宅

廊道、天井、方砖,雕刻、彩绘等

2、
第④段中,“丰厚的蕴含”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3、
赏析文中画横线语句的表达效果。

喧嚣和躁动,忙乱和焦虑,速度和效益,织就一张无形巨网,让人们灵性窒息,疲惫不堪。

4、
作者通过“目光里的松阳”,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声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仅供用户内部交流学习使用,若内容存在侵权,请点击举报删除。
贡献者: 肖红玲
通过疯狂刷题APP扫码登录
免费查看答案
使用
疯狂刷题APP
打开[我的-扫一扫]
疯狂刷题
www.yex.ink
疯狂刷题让你轻松应对各种考试
注: 请使用疯狂刷题APP扫码登录 (其他工具扫码无效)
口碑级应用
疯狂刷题APP
在各大应用市场均可下载
title
content
不再提示
确定
关闭
题干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