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13 诗词三首同步测试
一、积累与运用
填空。
1、
《行路难》(其一)中比喻诗人仕途受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用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表现了李白内心的苦闷抑郁与感情的激荡变化。“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表现作者积极入世,对人生前途充满乐观豪迈的心态。
2、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新事物必定将要取代旧事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久谪归来,人事已非,恍如隔世之感。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给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精神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玉盘珍羞直万钱       羞:________      直:________

②长风破浪有时       会:________

③直挂云帆沧海       济:________

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酬:________

⑤暂凭杯酒精神       长:________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文学常识填空。

①《行路难》(其一)选自《李太白全集》。行路难,乐府古题。诗人__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朝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________”,与杜甫并称为“________”。其代表作有《________》《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________》等。

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选自《________》。诗人________,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________,洛阳人,有“________”之称。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下列对书法作品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笔断意连,牵丝不断
B.
劲健雄峻,神韵飘逸
C.
和谐匀称,端庄整齐
D.
笔意流畅,粗细相间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下面诗句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
A.
怀旧空吟闻笛赋
B.
忽复乘舟梦日边
C.
到乡翻似烂柯人
D.
拔剑四顾心茫然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二、课内精读
阅读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完成题目。
1、
请分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两句诗所蕴含的情感。
2、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写得极好,请简要分析。
3、
对本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理想不能实现,内心苦闷、压抑的心情。
B.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真实地写出诗人渡黄河、登太行时面临着“冰塞川”“雪满山”的艰难险阻。
C.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写出了诗人遭遇坎坷的现状,凸现了他苦闷、彷徨、茫然的心理。
D.
诗歌中交织着苦闷与追求、失望与希望的矛盾,但诗人对个人前途仍抱有美好期待。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阅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题目。
1、
诗的颔联借用“闻笛赋”“烂柯人”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
请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一诗句的哲理内涵。
3、
对本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联“凄凉地”和“弃置身”写出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经历,流露出诗人压抑已久的愤激心情,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
B.
颔联用典故抒写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作者用王质烂柯的典故,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表示悼念而已。
C.
颈联景、情、理相结合,对举“舟”“帆”与“树”“木”,体现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
D.
尾联点明馈赠原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达了诗人意志不衰、坚忍不拔的气概。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三、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题目。

送魏大从军

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注释】①魏大:陈子昂的友人。姓魏,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②魏绛:春秋晋国大夫,以和戎政策消除了边患而受金石之赏。③六郡雄:汉代名将赵充国,号称“六郡豪杰”。④代:代州。⑤狐塞:飞狐塞,边界驻军重地。⑥云中:云中郡,边塞重镇。⑦燕然:燕然山。东汉名将窦宪大破匈奴军队,乘胜追击,登上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返。

1、
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暗用汉代骠骑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的典故,抒发了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
B.
颔联“怅别”一语,写出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伤感。全诗情感由首联的激昂慷慨转入分手时的儿女缠绵、惆怅悲切。
C.
颈联中的“横”“接”二字写出了雁山、飞狐塞等地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它们是中原地区的屏障。这两句暗示魏大此行责任重大,为结句做了铺垫。
D.
全诗一气呵成,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表现了诗人立志报国的思想情怀,感情豪放激昂,语气慷慨悲壮,有气壮山河之势。
2、
诗歌尾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四、积累与运用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不知天上宫阙        宫阙:________

何似在人间          何似:________

何事长向别时圆      何事:________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给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文学常识填空。

苏轼,字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朝代)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谥号“文忠”。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其词开豪放一派,与________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________”之一。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玉盘珍羞/直万钱
B.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C.
直挂云帆/济沧海
D.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说“此事古难全”,这里的“此事”是指:________,________。表达对离苦之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透露出诗人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五、课内精读
阅读苏轼的《水调歌头》,完成题目。
1、
词的上片中词人从幻想上天写起,最后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这中间显示词人感情起伏的词语一个是“我欲”,一个是“________”,一个是“________”。
2、
指出下面词语或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①“何事长向别时圆”中的“何事”表达的情感:________。

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的情感:________。

3、
下列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词前小序的作用是交代写作缘由。
B.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转”“低”二字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
C.
“婵娟”本意指妇女容颜美好的样子,词中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
D.
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阕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精神。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六、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水调歌头

叶梦得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拼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

【注释】①靖康之后,叶梦得随宋高宗南渡,深得高宗亲重。后高宗向金求和,梦得被调离长江前线,无所作为,于是上书告老,隐居于湖州卞山石林谷。此词即作于其间。

1、
词的上片前四句写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2、
本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概述。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七、综合性学习
苏东坡年轻时自以为已饱读诗书,便写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经一老翁指点,他意识到了自己的浅薄与自负,于是将对联改成“________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以表明自己继续读书学习的决心。
1、
横线上要补写的词语是:_________。
2、
请为苏东坡改后的对联拟一个四字横批:_________。
3、
上下联一般竖贴在门的左右两侧,上联应贴在门的_________边。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声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仅供用户内部交流学习使用,若内容存在侵权,请点击举报删除。
贡献者: 潇洒走一回
通过疯狂刷题APP扫码登录
免费查看答案
使用
疯狂刷题APP
打开[我的-扫一扫]
疯狂刷题
www.yex.ink
疯狂刷题让你轻松应对各种考试
注: 请使用疯狂刷题APP扫码登录 (其他工具扫码无效)
口碑级应用
疯狂刷题APP
在各大应用市场均可下载
title
content
不再提示
确定
关闭
题干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