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2课《与朱元思书》同步试卷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水皆(piǎo)碧      (hénɡ)柯上蔽
B.
(jiā)岸高山       (kuī)谷忘反
C.
猛浪若(bēn)       经(lún)世务
D.
好鸟(xiànɡ)鸣     (yuān)飞戾天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读课文《与朱元思书》,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与朱元思书”中的“书”是作者写的信,“猛浪若奔”的“奔”为奔驰之意,“一百许里”的“许”表约数,“左右”的意思。
B.
从结构上看,本文为总分结构,第一段总写“富春江山水的特点,然后分别具体描绘异水和奇山。
C.
作者在表现山奇时,一写山高,二写谷深,三写林密。
D.
“鸢飞戾天者,窥谷忘返”一句流露出作者厌恶官场,超脱尘世的清高思想,同时又反衬大自然的诱人魅力。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下列句子不是骈句的一项是(     )。

A.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B.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C.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D.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下列句中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奇山异水,天下独/哀转久
B.
猛浪若/虽乘御风,不以疾也
C.
负势竞/横柯
D.
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非亭午夜分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下列对本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秀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了作者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B.
本文用骈文写成,文字千锤百炼,生动晓畅,句式整齐而有变化,读来很有韵昧。
C.
本文构思精巧,开头“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作为“文眼”统照全篇,高度概括和赞叹了富春江风光。
D.
本文篇幅虽短,但很讲究章法。在写景上先“水”后“山”,详写“水”,略写“山”,由近及远,逐层展开对山水美景的描绘。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B.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C.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B.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C.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D.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二、填空题
原文填空

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

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句子是:________。

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句子是:________。

写富春江水清澈的句子是:________。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本文从应用范围及标题形式看,它属于________体;从文章的内容看,它属于________;从语言特点上看,它属于________。作者对富阳至桐庐沿途景色的总体印象是________(请用文中的一个四字短语作答),并且重点从________和________两方面进行了描绘。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三、文言文阅读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冷冷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下划线的字
①一百里________         ②猛浪若________ 
③互相轩邈________         ④窥谷忘________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②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3、
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 ,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句子是:________ ,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句子是:________ ,写富春江水清澈的句子是:________ 。

4、
“鸢飞戾无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个句子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情感?你如何评价作者的这种思想?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与王介甫第一书

(宋)曾巩

巩启:

    近托彦弼、黄九各奉书,当致矣。巩至金陵后,自宣化渡江来滁上,见欧阳先生,住且二十日。今从泗上出,及舟船侍从以西。欧公悉见足下之文,爱叹诵写,不胜其勤。间以王回文示之亦以书来言此人文字可惊世所无有。盖古之学者有或气力不足动人,使如此文字,不光耀于世,吾徒可耻也。其重之如此。又尝编《文林》者,悉时人之文佳者,此文与足下文多编入矣。至此论人事甚众,不与足下共讲评之,其恨无量,虽欧公亦然也。欧公甚欲一见足下,能作一来计否?胸中事万万,非面不可道。

    巩此行至春,方应得至京师也。时乞寓书慰区区 , 疾病尚如黄九见时,未知竟何如也。心中有与足下论者,想虽未相见,足下之心潜有同者矣。欧公更欲足下开廓其文,勿用造语及模拟前人,请相度示及。欧云:孟韩文虽高,不必似之也,取其自然耳。余到京作书去,不宣。

    巩再拜。

(选自《曾巩集》,有删改)

【注】①王介甫:即王安石。下文中的王回是其好友。②区区:自称的谦辞。③潜:藏。④开廓:开阔,扩大。⑤相(xiànɡ)度示及:意思是选择适度,表达思想就行。

1、
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间以王回文示之亦以书来言此人文字可惊世所无有

2、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及舟船侍从以西________

不与足下共讲评之________

③欧公更欲足下开廓其文________

④余到京作书去________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使如此文字,不光耀于世,吾徒可耻也。

4、
信中提到了欧公(欧阳修)的作文之道,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
5、
曾巩写这封信有何用意?请结合全文加以推断。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四、综合题
在吴均的笔下,我们一起领略了富春江到桐庐一带“天下独绝”的“奇山异水”,接下来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
对对联。在浙江桐庐举办的有奖对联的征集活动中,有一副对联将富春江的魅力展现了出来,其上联是“千丈见底,异水呈现游鱼影”,请结合课文内容,试着对出下联。
2、
谈感悟。吴均面对美丽山川,萌生了避世退隐之意;杜甫饱览泰山雄奇秀丽的景色,立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人生誓言。两种人生态度,你更欣赏哪一种?请说说你的理由。
我要多选
作答:
答对了
答错了
声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仅供用户内部交流学习使用,若内容存在侵权,请点击举报删除。
贡献者: ile to you
通过疯狂刷题APP扫码登录
免费查看答案
使用
疯狂刷题APP
打开[我的-扫一扫]
疯狂刷题
www.yex.ink
疯狂刷题让你轻松应对各种考试
注: 请使用疯狂刷题APP扫码登录 (其他工具扫码无效)
口碑级应用
疯狂刷题APP
在各大应用市场均可下载
title
content
不再提示
确定
关闭
题干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