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________ 术________ 哟________ 约________ 洲________ 州________
则________ 册________ 何________ 阿________ 泊________ 伯________
“录”在下列句子中分别是哪种解释?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Ⅰ我把这本书的目录认认真真地读了一遍。_________
Ⅱ哥哥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心情非常激动。_________
Ⅲ我把每天发生的有趣的事都记录在日记本里。_________
wěi dà |
jì Iù |
bǎo cún |
jīng yàn |
ōu zhōu |
shè huì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后来,人们在蚕丝织成的帛上写字。
________几千年前,没有纸,人们把文字刻在龟甲、兽骨、竹片、木片上。
________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人们用麻来造纸。
________我国的造纸术传到了朝鲜半岛、日本、阿拉伯世界和欧洲,影响了全世界。
________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蔡伦改进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造纸。
①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修改病句)
②古时候用“学富五车”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是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用划线的词语造句)
③帛比竹片、木片轻便。帛的价钱太贵。(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春联
春联这种文学样式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每逢春节,________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________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春节增加喜庆气氛。
春联在形式上有诸多限制。首先,上下联字数要相等。譬如,“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这副春联,每联都是七个字,上下联字数相等,这是春联的最基本的要求。其次,上下联词性要相对。如刚才例举的对联,上下联词性相对,“新春”对“佳岁”“ 富贵”对“平安”,“年年好”对“步步高”。此外,上下联平仄要相调。现在的一声二声大致相当于古代的平声,三声四声大致相当于古代的仄声。对联讲究平仄,末尾最严。上联末尾字字音必须为仄声,下联末尾字字音必须为平声。如“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上下联末的“寿”和“门”就分别是仄声和平声。
春联的内容也有许多讲究。譬如,“春好禾苗壮,人新稻谷丰”是体现农民对新的一年期望与祝福的春联。“百货琳琅,柜盈春夏秋冬货;大楼兴旺,客满东西南北楼”是宣传商业繁荣的春联。可见,不同的人家,不同的行业,都会有不同于他人的期望与祝福。
每逢春节,_________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_________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春节增加喜庆气氛。
①上下联字数相等。
②韵律性强。
③词性相对。
④平仄相调。
又是一年芳草绿_________ 竹报岁平安
春同大地干山秀_________ 依然十里杏花红
勤劳门第春光好_________ 日照神州百业兴
绿柳舒眉辞旧岁_________ 和睦人家幸福多
梅开春烂漫_________ 红桃开口贺新年
东西南北四方宾至如归 饭香菜美喜供佳宾醉饱( )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________轻便________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_________轻便_________好用的纸。
剪或切→浸→_________→_________→晒